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29日

“五一”将至,福建疾控提醒——

出境旅游 谨防疟疾

预防疟疾,防蚊是关键。(CFP 图)

“五一”假期将至,不少人计划外出旅行,亲近自然。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大迁徙、东南亚的异域风情令人向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境外疟疾存在一定风险。福建疾控发布“防疟”指南,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保障安全出行,健康归来。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肖丽贞

病原:

五种疟原虫

专家介绍,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五种,分别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目前,疟疾仍是全球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报告疟疾病例数为2.63亿,死亡人数约为59.7万。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输入性疟疾的风险仍将长期存在。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症状:发冷、发热与出汗

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发冷期表现为畏寒、剧烈寒战、皮肤苍白,可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进入发热期时,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1℃,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口渴,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及昏迷。出汗期为高热后突然大汗,体温迅速下降,患者感觉明显好转,但困倦思睡。

疟疾的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极为相似,容易被误认为感冒,部分患者未能重视,未能及时就医,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防范:

做好防蚊与健康申报

目前,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也有疟疾病例报告,需引起关注。

专家提醒,出境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情况,掌握疟疾防护知识,提高疟疾防范意识。疟疾的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具体防护措施包括:应尽量避免在黄昏至次日黎明(蚊虫活动高峰期)期间到野外活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衣和长裤,并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驱避剂;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

疟疾流行区的回国人员,若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

入境后,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旅居史,以便医务人员尽早排查疟疾,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 2025-04-29 “五一”将至,福建疾控提醒——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2481.html 1 出境旅游 谨防疟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