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雨水不断,气温慢慢上升,有的人就开始起疙瘩并且反复发作,这很有可能就是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细小又极痒的点状风团,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年轻人,发病因素复杂多样,甚至吵个架情绪激动都会发病,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中医皮肤科林俊杰副主任医师带您了解该病防治。□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交感神经“过热”
引发连锁反应
林俊杰说,胆碱能性荨麻疹,是在身体温度升高时发生的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皮肤病。
当患者剧烈运动(如冲刺跑、快速跳绳)、洗热水澡、食用火锅和热汤、情绪紧张时,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激活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形成特征性皮疹。虽不致命,但频繁发作易影响生活。
胆碱能性荨麻疹偏爱15—30岁人群,本质是身体对“内热”的过度免疫反应。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随年龄增长会逐渐自愈。随着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30岁后发作频率显著下降。
林俊杰介绍,以下三种情况特别容易导致该病发作:
打球、跑步后10分钟内,躯干、四肢出现1—3毫米小风团,周围绕以红晕,瘙痒感随汗液分泌加剧。
麻辣火锅、热汤下肚时,额头率先冒汗,颈肩、手臂迅速出现密集小疙瘩,伴蚂蚁叮咬般刺痛。
考试前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后背同步出现连片“鸡皮样”皮疹,与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直接相关。
与荨麻疹不同 根据特征自测
很多人知道过敏可以诱发荨麻疹,那胆碱能性荨麻疹与普通荨麻疹有什么不同呢?
胆碱能性荨麻疹导致的皮疹仅针尖至米粒大小,呈规则圆形,集中于躯干及上臂,手掌、脚掌罕见,不会像普通荨麻疹般融合成大片风团。
该病在诱因出现后5—10分钟内迅速发作,瘙痒刺痛感强烈,但多数人1小时内随体温下降、汗液蒸发,病症会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普通荨麻疹是全身都很痒,大多不会消退得如此之快。
少数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伴随头晕、心慌、恶心等全身症状,虽极少进展为休克,但频繁发作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失调等潜在问题。
避免高强度训练 平时少吃麻辣烫
防治胆碱能性荨麻疹,应避免突击高强度训练,可选择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运动后立即用凉毛巾擦拭颈后、腋下等大血管处降温,15分钟内更换汗湿衣物。运动时,可选择100%纯棉透气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
平时减少麻辣烫、烈酒摄入,热饮放至40℃以下饮用,宜食生菜、黄瓜等蔬菜平衡体内“燥热”。
高温刺激血管扩张,会加重瘙痒及皮疹泛发,故禁用热水烫洗;避免抓挠摩擦,因为指甲划伤皮肤会诱发更多组胺释放,形成“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可立即用冰镇矿泉水(应裹毛巾防冻伤)冷敷皮疹处3—5分钟,避免机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