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李亮 王亚颜)“我在机械行业工作了30多年,每天都在重复着简单平凡的机床图纸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但我始终认为当机械工人挺好。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获得了这么大的荣誉。”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2023年省级劳模、福建成功机床的曹先强先生风趣而谦逊地说道。
曹先强老家在云南省。1997年,得知福建沿海地区的重工业正在起步,发展空间大,经过一番考虑后,他毅然放弃国企安稳的工作,来到泉州的南安市机械工程铸造厂(现福建成功机床)任技术主管、车间主任。20多年前,纺织机械是泉州纺织服装行业重要的产业链配套,但用来加工纺织机械铸造配件的立式车床较紧缺。曹先强和同事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决定自主研发生产立式车床,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003年,福建成功机床开始投入C5116E单柱立式车床的研发。从图纸设计和研制,曹先强带领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生产出第一台样机。为克服精度达不到要求的技术难点,曹先强团队不断查阅相关资料,赴高等院校向专业老师请教,同时邀请资深工匠与退休工程师、技术员共商对策。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团队成功克服了研发过程中的重大困难。近两年后,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C5116E立式车床,推向市场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长期以来,福建成功机床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每年投入销售收入3%以上的研发经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在技术方面,曹先强推动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探索出以公司中高级工程师专家组成的技术队伍为基础,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研发创新机制,成立了“福建省立式车床、卧式铣镗床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机床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引进和培养科技管理人才。如今,福建成功机床共生产出40多种机型的数控立式车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水利、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其研发的立式车床及X6111T卧式铣镗床系列产品,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VTL系列数控立车,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做机械工要有恒心,没有三至五年的锻炼是难以成材的。”曹先强感慨地说,“成功之人最初往往很平凡,但只要持续努力,普通人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