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地企”协同育才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转化体系、升级“全周期”人才服务矩阵……
近年来,泉港区将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聚焦“引育留用”全链条,以深化产教融合夯实人才根基、以激活创新策源释放发展动能、以优化服务保障涵养近悦远来生态圈,推动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创新与创业双向奔赴。
产教融合
打造人才成长“立体摇篮”
近日,在界山镇东张村,30多名高层次人才、泉港籍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共同参观了新盘活的“人才之家”阵地,听取了泉港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及政策支持规定和青年人才“新八条”政策措施解读,并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就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直播带货效率、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等话题,进行了一次“学科交叉”“成果转化”的沉浸式探讨和交流。
“‘人才之家’是我们为来泉港人才打造的聚集地,设置服务吧台、娱乐健身区、文化阅读区、产品展示区、青年众创空间和人才工作室等功能区。”据泉港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股工作人员介绍,聚才引才育才是人才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新举措正在逐步落实。
在聚才方面,该区聚焦青年人才成长周期,实施青年人才“回港计划”,通过举办大学新生欢送仪式、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试点“青年人才泉港体验营”等方式,分阶段、精准化开展联络服务、实践培育、政策扶持等工作。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扬帆计划”1146个实习岗位,邀请600余名高校青年人才参加泉港青春环“游”季活动,聘任22名校园引才大使,让高校青年提前触摸泉港产业脉搏。
在引才方面,该区坚持“全天候在线”市场化引才,36场“人才夜市”“春风招聘会”吸引3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6000余个岗位,441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举办2025“寿乡泉马”暨福传创马汇AI路演活动,吸引1.5万名青年人才齐聚泉港,打造“文旅+人才+产业”盛会,跑出招才引智“加速度”;在广州、深圳、三亚成立“人才工作联络站”,实现异地人才政策、项目需求等信息的精准对接。
在育才方面,该区聚焦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训,泉港职专与福大化工学院、石化园区共建“人才联合实训基地”,累计培养1200余名石化技能人才;联合石化共享培训平台累计培训电气维修、仪控仪表等技能人才超2万人次,2024年新增高技能人才402人,让“课堂”直接对接“车间”,培育更多“高技能”产业后备军。
创新驱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近日,泉港区“智汇高新·链动未来”招商引智推介会在泉港石化科技众创园举办。该活动聚焦人才引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链生态构建,吸引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近100人参会,共谋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篇章。
本场活动共签约产学研项目12个,总投资10.0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既有固态储氢新兴产业项目,又有延链补链和增资扩产项目,进一步提升泉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清源创新实验室产业孵化泉港基地”在现场正式揭牌,并与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作为产学研合作典范,同时分享了科研成果转化及项目孵化经验。
清源创新实验室主任助理王书旭表示:“基地的揭牌标志着泉港在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将以新揭牌的‘产业孵化泉港基地’为平台,联合高校和企业,推动技术攻关与人才联合培养,加速高新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突破。”
近年来,泉港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一室两院四中心”及泉港科技众创园,已布局构建石油化工催化材料、氨—氢能源催化、先进纤维材料等13个方向实验室,构建“研—孵—产”全链条服务体系。
深化校地合作,聚力多元研发。该区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项目对接等方面签订“校地共建”合作协议,共建人才工作服务站和实践基地10余个。推动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9项。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出台《泉港区企业“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实施细则》,择优选聘10名企业“科技副总”,搭建“佑达—清源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3个,解决研发技术难题30余个。坚持以研促产,通过“初始创新—孵化加速—中试放大—规模化发展”模式,推动科研项目快速从“研”到“产”,全区大院大所已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设立联合研发中心50余个,积极承担国家级、省、市科研项目64项,累计新增产值超70亿元。
优化服务
构筑近悦远来“温馨港湾”
留住人才,关键在“留人心”。泉港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30分钟半径人才服务圈”,让人才“交得到朋友、办得成事情”。
雅室楼阁,品茗谈心。近日,在泉港区首批挂牌的11家“好YOUNG青空间”人才交流平台,一场别致的“一小时下午茶”青年交流活动为10余名青年人才“牵桥搭线”。
“这种交流会很适合我们这些回乡创业青年,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朋友圈,丰富业余生活。”来自泉港区荣胜咖啡的负责人这样评价。
城市因青年而新,发展因人才而成。近年来,泉港区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资源,以青年视角出发,贴近青年人需求,实现青年人才情感归属“双向奔赴”。11家“好 YOUNG 青空间”化身青年“社交驿站”,“一小时下午茶”“青商集体生日会”等活动让单身青年“朋友圈”变“生活圈”;AI“数字人”消费场景等“年轻态”举措,推动青年社交与消费深度融合,让城市充满“青春荷尔蒙”。
聚焦人才关注的衣食住行,该区生活保障“精准滴灌”“一体化”保障住房,在提供求职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客座专家”免费住宿、租房补助等基础上,同步在主城区专门规划建设集居住、消费、文娱于一体的青年人才主题社区。“一站式”暖心服务,依托人才会客厅,设置人才服务专窗,结合人才政策礼包28项服务事项,安排专人专线做好相关政策咨询和解释工作,实现政策宣讲、服务人才、政治引领、产才对接、英才展示、休闲交流等六大功能集成。
此外,该区还构建“需求速递—精准施策—跟踪问效”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走千企、访万才”等常态化开展的系列活动,解决30余个人才“急难愁盼”问题,12期“人才服务月历”涵盖创业指导、疗养研学等100余场活动,真正让人才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乐享生活”,书写“此处安心是吾乡”的生动注脚,在泉港“工作有奔头、生活有甜头、发展有盼头”。
(洪坤泽 林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