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食堂饭菜像开盲盒,现在顿顿都是‘惊喜套餐’!”近日,安溪县第十九中学学生举着盛满虾仁炒蛋和清炒时蔬的餐盘,笑得眼睛眯成月牙。今年春季学期,安溪县84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菜篮子”集体升级,一场由食材“集采统配”引发的校园美食变革,正让孩子们的餐桌热闹起来。
□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林远聪 文/图
校园“菜篮子”质优价降 学生们个个“光盘”
“现在的肉价,让食堂阿姨打菜手都不抖了!”安溪县第十九中学校长李火印掰着手指算,过去偏远乡镇蔬菜1斤3—4元,肉类1斤比县城贵2—3元,如今集采统配后,青菜跌到1斤几毛钱的“地板价”,红烧肉、糖醋排骨成了“常客”。安溪县龙涓乡庄山学校总务主任陈宗木对着镜头展示当天配送的鲜鱼:“学校距离县城将近90公里。以前山路颠簸,食材两三天才到,现在每天清晨都能收到带着露水的蔬菜,连鱼眼睛都透着亮!”
安溪县祥华中心小学的教师们更是拍手叫好。后勤负责人詹西安翻出工作台账:“以前光录入‘一品一码’就要耗掉两个小时,现在有了‘食材管家’,学校省下了招投标的时间和费用,省下了每天‘一品一码’‘营养餐’系统录入的时间,只需要把关好食材的质量。老师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教学上。”
最开心的当数孩子们,食堂里“光盘行动”成了新潮流,就连最挑食的学生也忍不住多添半碗饭。
配备“智慧眼”追踪
新鲜时蔬有保障
这份美味背后,藏着一套严密的“守护网”。安溪县教育局联合该县市场监管局给3家配送企业装上“紧箍咒”——《配送服务管理办法》。这本“操作宝典”,从采购源头到餐桌全程标红划重点;“一品一码”追溯系统让每棵青菜、每块肉都有“电子身份证”,扫一扫就能查到“前世今生”。
“看!这辆配送车正经过盘山公路!”在食材配送企业的监控视频里,配送车辆的GPS轨迹实时跳动。为防止极端天气时“掉链子”,每辆车都装上监控探头,企业还和周边供货商组建了“应急联盟”。如果遇到暴雨导致道路塌方、山体滑坡,应急车半小时内就可以从备用渠道调齐食材,保障全校准时开饭。
集采统配机制的实施,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保障了食材质量,更促进了教育公平。无论学校大小、位置远近,都能享受到同等质量、同等价格的食材。这一机制,让安溪县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健康、美味的营养餐,得到了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眼下,第二轮食材“选美大赛”(询价议价)正火热进行。安溪县教育局表示将新增100余种时令菜品,让孩子们的餐盘“颜值”“营养”双在线。
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校园变革,正用满满的诚意,把幸福滋味端上每个孩子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