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07日

故乡的板桥

□郑梦如

我的故乡在永春,那里有一座板桥名叫“搭水桥”。它由一块块长约4米、宽约50厘米的杉木板组成,安放在溪底的桥脚只有一米多高。铁环把杉木板和一个个桥脚连接成一体,两端桥头由铁链拴在溪边的石桩上,并不牢固。以前大雨后溪水暴涨,桥面常会拖着桥脚漂到溪边,想要过溪就得改乘渡船。等水位开始下降,乡亲们便手提肩扛、齐心协力把桥板和桥脚重新放回溪中,之后就能照常过桥了。

这座桥的最低处只与溪面距离不到三十厘米。时而能瞧见一些乡亲在桥上走着走着,突然就一脚踏进溪里抓鱼或蹲下身洗手。平时过桥不带东西不会觉得拥挤,但如果肩上挑着东西就困难多了,不时得停下脚步,侧身等对面走来的人通过再继续前行。特别是遇到扛着一大捆稻草的乡亲,大人总会提醒我别急着上桥,以免被撞到掉进溪里。

小时候,我有次出门捡麦穗时遇到雷阵雨,赶紧往回跑。谁知到了桥头却发现桥面又被溪水冲走了,正愁无法过桥回家,忽然听见一位艄公在不远处大喊:“囝仔,要过溪快上船!”那时坐一趟船要花2分钱,我没带钱出门,不敢回应。见我踟蹰不前,艄公又问我家在哪里?父亲是谁?我怯生生地说出父亲的名字,艄公笑着说:“我认识他,不收你钱,快上船吧!”听到这话,我顿时喜笑颜开,连声道谢后三步并作两步上了船。得了艄公的关照,我顺利回到家,还开心地跟父亲说起这件事,打趣他的名字可以抵船费。

还有一日清晨,我和哥哥打算上山挖草药。途经板桥时,看见桥面结了一层薄霜,哥哥赶紧提醒我注意。我却认为溪水浅,掉下去也不要紧,上桥后还不停用力跺脚,没想到一不留神,脚一滑便摔进溪里。哥哥见状连忙把手里的锄头伸过来让我抓住,好不容易被拉上桥,我已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哥哥只好带我回家换衣服,一番折腾,不仅耽误了采草药的时间,还被大人们教训一番,印象着实深刻。

以前一到初夏时节,我还会跟着大人们一起带着布袋和蒲扇去收集板桥上空飞舞的“麦龟”,这种小昆虫可以带回去喂鸡鸭,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饲料。如果夜里家里闷热待不住,乡亲们便纷纷出门,跨过板桥到溪边乘凉。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小孩们则缠着长辈讲魁星岩的传说故事。直到夜深了,大家才会意犹未尽地扶老携幼跨过板桥,回家睡觉。

儿时的我总爱去板桥附近玩耍,不是在桥边的泥地挖蚯蚓,就是跑到桥下的浅滩抓泥鳅,玩累了就席地而坐,抬头看桥上人来人往。长大后每次回老家,我仍喜欢去那座板桥走走,有次还遇到几个小孩一边过桥,一边赶牛过溪。途中两个孩子不停斗嘴,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个孩子忽然抬手朝水牛甩了一鞭子,顿时惊得它不停晃动身体,连带把牵着它的孩子甩出去。小伙伴掉进水里,羞得满脸通红,桥上的孩子们被他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我这个路人也是忍俊不禁。

岁月悠悠,物换星移,故乡的板桥后来被拆掉重建,破旧的木板由花岗石和钢筋水泥代替,不再是往昔的模样。但那些与它有关的往事,仍会时常漫上我的心头,就像如今再站在新桥边,看着流水潺潺,我恍惚间好像又看见童年的自己蹦跳着跑过桥,“麦龟”在手提的布袋里扑棱着,远处还有母亲呼唤我回家的声音。

--> 2025-05-07 □郑梦如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3203.html 1 故乡的板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