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凝聚着大家的美好愿望,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昨日,望着近期由村民及海内外乡贤共同出资翻修好的顺诒桥,南安乐峰镇福山村党总支支委潘铁良感慨道,从20世纪90年代乡贤捐资建桥到如今众人集资建新桥,这座桥见证了众人造福家乡的美好愿望,成为一段佳话。 □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陈灵 通讯员 黄婉玲 文/图
乡贤捐资造桥成美谈
“顺诒旧桥由已故乡贤潘夏兰女士带头捐资建造,至今在村里仍是一段美谈。”根据潘铁良的介绍,记者了解到有关这座桥的故事。
福山村多面被长路溪环绕,此前村里没有一座桥通往对面的中学,包括福山村在内,周边多个村的学生或要蹚溪而过,或要绕上两三公里路,十分不便。有时碰上暴雨天气,过溪还存在安全隐患。
1997年秋天,远在马来西亚的潘夏兰心系家乡学子,带头将自己省下的数万元积蓄捐献出来,一些乡贤也纷纷响应。在乡贤们的助力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建造了一座长12米,宽5米的石拱桥。该桥用潘夏兰父亲的名字命名为顺诒桥。
“这座桥成了村民们的‘幸福桥’,方便附近村民出行。”潘铁良说,桥建好后,不仅造福了福山村,周边的炉中村红树林自然村、湖内村溪仔自然村等也都受益,许多学生上学不用绕远道,村民的通行也更加便利安全。
成危桥需要整修加固
去年,潘铁良走访时发现,顺诒桥不仅桥面出现了裂痕,桥面与桥墩还错位了10多厘米。他立即上报将桥封闭起来。后经有关部门勘察,该桥已成为危桥,需要重新整修加固。
“这座桥关系到多个村子学生的出行,必须尽快修好!”潘铁良说,为了方便学生和村民出行不绕远路,顺诒桥的重修需要尽快进行。
经过专业团队测算,桥梁重修需投入20多万元,然而村财有限,难以承担。经过商议,今年2月份,村里准备发动大家的力量筹资修新桥。
众人集资修桥续佳话
福山村两委发起募捐倡议后,获得了积极响应。村民黄碧珍捐资2万元、潘文明捐1万元、潘争志捐1万元……短短三天,修桥款项不断汇入。南安炉内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会同步发起专项募捐,一位匿名宗亲首捐3万元,香港潘锦福捐1万元、深圳潘灿辉捐1万元、糖廍潘清水捐1万元、糖廍潘百树捐1万元、菲律宾潘培实捐8888元……善款接踵而至,短短两天就募集23万元。
3月初,顺诒桥重修计划启动,4月中旬顺利竣工并恢复通行。重修后的新桥保留了以往石拱桥的桥墩,桥面重新铺设并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的加固。
“这座桥是造福大家的,我们都愿意出力!”路过的潘阿姨是福山村村民,她的两个孩子都为顺诒桥的重修捐了款。她告诉记者,20多年前,乡贤们捐款修建这座桥造福了一代代村民,成为一段佳话。如今大家也希望齐心协力把这座桥修好,继续造福村里和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