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14日

银龄学堂传非遗 乐学赋能新生活

齐聚一堂学习南音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杜婉琼 通讯员许培吟 文/图)桑榆不言老,乐学正当时。近日,鲤城区临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热闹非常,20余名老年大学的学员正跟着老师学习梨园戏《陈三五娘·留伞》。学员们细致模仿着老师的表演,沉浸在充满古韵的戏曲世界中。

“去年以来,鲤城区老年大学推出了丰富的课程,广受好评。今年,我们根据各课程报名和学习情况,在开元、鲤中、海滨等街道老年学校同步开设声乐班、舞蹈班和南音班,临江街道老年学校则开设梨园戏班,进一步满足老年朋友的学习需求。”鲤城区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街道老年学校的课程全部免费,开设35门课程,招收学员1100多人次,“希望通过系统化教学,培育出更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老年表演队伍。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梨园戏,觉得很有趣、很有内涵,老师也教得特别好,课上没教完的内容还会‘拖堂’,我们都收获满满。”69岁的刘宝英住在临江街道,平时喜欢跳舞的她,在学习梨园戏身法时很容易上手,“一节课下来,学习的内容很多,我打算回去以后多加练习、消化一下课程,争取下节课能表现得更好。”

“直入花园是花味香,直入酒店都面带红……”当天,鲤城区海滨街道老年学校的南音课同样热闹。学员们围坐一堂,轻轻翻动着手中的曲谱,伴随悠扬的琵琶声,共同吟唱南音,低吟婉转间,充满了活力和快乐。

居住在海滨街道笋浯社区的陈玉燕今年已经76岁,在家人的影响下,她自学南音二十几年,此次参加南音课,除了巩固技艺以外,也为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过程中,很多新学员遇到问题会来问我,我也很开心能帮助到她们,希望未来有更多对南音有兴趣的人加入进来,共同传承和守护我们的南音。”陈玉燕表示。

近年来,鲤城持续开展丰富的精品文化课程,提升基层老年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率,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和学习平台,提升老年群体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老年学校65所,包含区级老年大学1所、街道老年学校8所、社区老年学校56所,构建形成“区+街道+社区(邻里中心)”穿透式老年教育格局,辐射81个社区、服务1.8万名学员。

--> 2025-05-14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4348.html 1 银龄学堂传非遗 乐学赋能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