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0月正式运行以来,全省首个设立在建筑产业园区的解纷中心——泉州市住建领域协同解纷中心(以下简称“住建解纷中心”),已受理住建领域纠纷1744件,成功调解519件,涉案金额超2700万元,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泉州样本”。 □融媒体记者 黄墩良 苏凯芳 通讯员 蔡海榕
多元联动聚合力
专业力量破解“疑难症”
“多亏工程造价行业专家帮我们算清了这笔糊涂账!”近日,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在住建解纷中心画上圆满句号。
该建筑公司因工程款300多万元问题与业主单位僵持不下,10多年了一直无果。建筑公司于是将业主单位起诉到丰泽区人民法院。法院将案件委托到住建解纷中心开展调解。针对案件争议焦点在于工程项目结算难、工程造价款存在争议,住建解纷中心邀请工程造价行业专家、政协委员郑建国和退休法官调解员一起组织各方洽谈、协商。郑建国利用其在工程造价行业从业多年的深厚专业背景,根据中心调解工作规则中的“专家建议”工作机制,出具《专家建议书》,作为案件认定事实的参考,并组织双方在建议书基础之上进行多轮磋商,引导双方就工程款核实相关材料据实结算,逐步缩小分歧,最终促成双方和解,签订调解协议。
该中心整合人大、政协、行政、司法、行业协会五方力量,组建由27名行业专家、退休法官、代表委员构成的“智囊团”。针对建设工程合同、工程造价等专业性强的纠纷,创新“专家会诊+司法确认”模式,既让纠纷解决“提速”,又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专业化综治分中心
一根网线连接“主阵地”
2024年年底,中心城区某新建楼盘小区绿化承包人到丰泽区综治中心反映称,开发商拖欠其工程款,追讨数年无果,导致其无法足额支付工人工资以及供应商材料款,已引发工人上访、信访。
在该案化解中,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调解室通过视频连线了住建解纷中心,借助住建解纷中心行业协会、专家调解员专业力量,协同“一揽子”化解了该案涉及的工程款结算、工人工资、供应商货款纠纷。
丰泽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住建解纷中心作为丰泽区综治中心的专业化分中心,在丰泽区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实现矛盾纠纷的统一受理、视频连线、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住建解纷中心的纠纷化解数据每月汇入区综治中心,实现住建领域矛盾纠纷综治治理的闭环管理。
前端疏导降诉讼
分层过滤实现“未病先防”
“楼上渗水到我家,物业协调解决不了,我可以不交物业费吗?”近日,陈法官到挂钩的中远名城小区走访时,业主向他咨询道。这是丰泽区人民法院为配合中心城区物业管理提升工作,将办案力量下沉基层网格,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开展“一小区一法官”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干警们深入挂钩社区,倾听市民诉求,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迄今已发现问题285个,协助化解纠纷43起,避免矛盾升级。
针对物业费及商品房预售等住建领域群体性纠纷,住建解纷中心推行“示范裁判+批量化解”模式。在处置某小区物业费系列案件时,选取典型案件快调,带动其余百余名户业主参照调解方案和解。2024年以来,该中心通过15件示范裁判推动“一案解多案消”。
据悉,住建解纷中心运行以来,物业纠纷先行调解率同比上升17%,建工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0余天,相关经验被法治日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每日快讯》、泉州市委《侨乡快讯》等刊载,获评2024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创新举措,入选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随着制度不断完善,这个扎根产业园区的解纷平台,正以“泉州智慧”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