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聚光灯焦点。在泉州市商务局的统筹布局下,晋江市商务局、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福建省集英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等多方发力组织50余家泉州工程机械企业组成“国潮泉州”产业方阵,以“闽货华夏行·国潮泉州”为主题,强势登陆这场国际盛会。当闽南智造基因碰撞湖湘产业脉搏,一场关于中国制造升级,内外贸联动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
□融媒体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刘龙真 叶冠庆 杨华 文/图
智造矩阵亮相
解码产业协同新范式
泉州(晋江)装备制造专区通过构建极具张力的产业展示空间,尽显“国潮泉州”向心力。
参展企业打破传统展位陈列模式,通过场景化呈现,将核心零部件精密工艺、整机装备智能操控、数字化工厂虚拟仿真、新能源工程机械绿色解决方案等内容,编织成一幅动态的产业生态图谱。从微米级精度的机械部件到千米级作业半径的工程装备,从低碳节能的技术革新到人机协同的智能升级,泉州企业以全链条资源整合能力,诠释着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
泉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组团参展是落实福建省“优品进展会”战略的创新实践。通过“政府搭台统筹资源、行业协会精准对接、企业主体活力释放”的三维联动机制,不仅为本土品牌打开新基建市场突破口,更搭建起链接全球产业资源的桥梁。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当下,推动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既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战略选择,更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
双轮驱动破局 千万意向订单拓市场
展会上,泉州企业以技术升级与品牌输出为双引擎,开启双向突破的发展新局。对内,依托在工程机械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内交通枢纽、能源基建等重大项目;对外,借国际展会平台主动对话全球行业巨头,通过产品定制化、服务本土化策略拓展海外市场。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间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了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这次产业抱团亮相,不仅是泉州制造从分散作战到集群攻坚的战略转型,更是“产业链强基、创新链赋能、品牌链增值”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
参展企业反馈,通过展会不仅达成1000万元意向订单、拓宽了供应链渠道,更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技术交流,为产品迭代升级注入新动能。
作为机械装备产业规模超千亿的制造重镇,泉州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五大领域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纺织机械、制鞋机械等特色产品更是占据全国市场高地。此次泉企集体亮相长沙,既是产业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泉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企业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坚定宣言。未来,这座“国潮之都”将继续以创新为桨、以展会为帆,在全球工程机械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让“泉州智造”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