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李菁)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吃饭这件日常小事,却常常让不少年轻人犯难。自己做饭耗时费力,点外卖吃多了不仅腻味,还得操心健康问题。最近,“上门代厨”火了,“找个做饭阿姨”成了新解法,厨房“外援”正走进泉州年轻人的生活。
打开社交平台,“上门代厨”相关的帖子热度不断攀升,“2小时三菜一汤”“擅长减脂餐”“可复原网红菜”等关键词频频刷屏。有专业机构统计并预测,今年第一季度,上门做饭市场的搜索量同比增长317%,近年上门做饭服务的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工作繁忙、厨艺不精的年轻人撑起了这股热潮,也重新定义了“上门做饭”。在他们家里,做惯闽南菜的阿姨需要解锁更多新技能,“精准控卡”“轻食养生”等饮食观念得融入每日的菜单中;奇亚籽、羽衣甘蓝等新潮的食材成了厨房里的“常客”;用奶茶店买的百香果柠檬茶拌鸡爪,用果粒橙炖排骨等创新菜式也得手到擒来。这群“新潮食客”追求的,是健康与个性的双重满足。
对年轻人来说,找做饭阿姨比点外卖更省时,更健康,也更有性价比,他们买到的不仅有美味,还有时间。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必把下班后的时间耗在备菜、洗菜和炒菜里,回到家就能享用热乎乎的饭菜。他们不用再担心外卖或外食可能带来的高油高盐、食材不新鲜等健康隐患,健身爱好者可以吃到低脂高蛋白的定制餐食,带娃家庭的餐桌荤素营养搭配均衡,注重养生的年轻人则能品尝到少油少盐的家常菜肴。而在成本上,对比频繁点外卖或下馆子的开销,找代厨服务更经济实惠。在泉州,一餐三菜一汤的代厨服务费用通常在50元左右。如果点外卖的话,50元只能点上一道小炒的荤菜。
然而,代厨热潮也暗藏隐忧。登记在社交平台接单的从业者可能没有健康证,不签规范合同,厨艺也不一定靠谱,宣传的是“米其林水准”,上门服务却很容易“翻车”。目前,行业仍缺乏统一标准,服务流程规范也处于“空白地带”,一旦出现纠纷,往往难以维权。消费者希望,上门代厨也有“明厨亮灶”的一天,提供服务的中介能够像外卖平台一样,公示从业者资质,实现烹饪过程可追溯。这场“代厨热”要想可持续的“规范出餐”,离不开行业标准的出台、规范平台的搭建、监督机制的完善。统一标准和规范管理,才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从业者做得放心。(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