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23日

护心养阳祛湿 健康平安度夏

夏季养生,应以养“心”为核心,兼顾养阳与祛湿。

艾灸通过对穴位的温热刺激祛湿、通经活络

充足睡眠可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

夏季要注意调养心神,通过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方式宁神制怒。

热水泡脚可健脾、祛湿、助眠。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烦躁、易怒。

空调、电风扇正对着吹,易导致风寒之邪侵入人体。

夏季运动要注意补水,防止过度出汗。

夏季,是万物茂盛、阳气最盛的时期,人体阳气也随之浮于外,内里相对空虚。因此,夏季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养心、养阳与祛湿,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提升夏日生活质量。

本期养生堂邀请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德桓,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洪如龙为大家提供夏季养生的专业建议。□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文 CFP /图

阳盛于外尤应养心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夏季属火,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刘德桓主任医师介绍,“火气通于心”,人体五脏之中,夏季与心相通应。由于气候炎热,心火易亢,加之人体阳气外散,因而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产生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血压波动等症状。

因此,夏日养生,需要顺应其阳盛于外的特点,尤应注意人体阳气及心神的养护。

调节情绪,宁神制怒防发病。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洪如龙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古代医家主张:“善养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此时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可以宁神制怒,让心绪平静、心情平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洪如龙认为,情绪的波动起伏,不但影响内分泌功能,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在夏季情绪波动更易诱发心血管疾患,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所以,在初夏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护心脏正常生理功能,以利平安度夏。

养心作息,健体解乏精神好。

夏季人体机能较为活跃,动则升阳。刘德桓表示,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清晨是夏天最凉爽的时间段,可以在林荫花间散散步。但不要起床后立刻锻炼,更不可运动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应以打太极、散步等舒缓的运动为主,切忌大量出汗。

午时小睡缓解疲劳。午时是指11时—13时,刘德桓指出,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午睡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实在睡不着,也可以闭目养神。

下午喝茶宁心安神。下午可以喝些茶,滋润补水又安神。还可以采鲜荷叶半张,莲子、芡实各20克,冰糖5—10克,用水煎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即可食用,以调理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傍晚放松利身心。夏季傍晚做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的运动,以放松骨骼肌肉为主,可以促进夜间睡眠。运动方式推荐缓慢地散步,做扩胸运动,双手上举过头,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即可。

夜间泡脚排出湿气。刘德桓建议市民,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对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更为合适,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食养加按摩,心血功能更稳健。

夏天闷热,洪如龙介绍,中医认为“热可生火”,易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进而“伤心”。因此夏季要特别注意心血管养护。

多吃些养心食物。鸡蛋、鸡肉、莲子、桂圆、小米等养心食物可多吃,为即将到来的暑热天气打下身体基础。还可以熬一点百合莲子粥喝,宁心安神,健脾补肾。心火旺,容易烦躁不安,建议多吃苦瓜、莲子等清心火的食物。

避免大汗淋漓。洪如龙认为,“汗为心之液”,剧烈出汗会损伤心阴,出现心悸、心烦等症状,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夏季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常按养心穴位。神门穴为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靠近小拇指一侧的凹陷处,是心脏元气所经过和停留的部位。平缓柔和地按揉神门穴,有养心安神、宁心助眠的作用,神安则心血管收缩和缓有力,能平稳地将血液运行至全身。

养阳平衡人体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养生防病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

夏季阳气最盛,为何反倒要养阳?刘德桓分析道,夏天人体阳气外发,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外出调节体温,以适应炎热气候。故夏季更要注意保护阳气,避免因避暑过分贪凉而耗伤阳气。

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畏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也更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不同脏腑阳气不足,表现也不同”,刘德桓表示,其中,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的心阳虚,情绪抑郁低落的肝阳虚,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的脾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的肺阳虚,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繁的肾阳虚。

夏季养阳对于人体阴阳平衡能起到良好作用,可以有效避免长夏时阳气丢失过多导致入秋后阴阳失衡、诱发疾病。

少食生冷不熬夜。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生冷的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肠胃疾病。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食生冷、寒凉之物。衣服要随时增减,不要受寒。

洪如龙介绍, “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为扩散,正常情况下,阳气在夜晚应该内收,长时间熬夜就会使阳气慢慢耗散,应尽量保持每天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节欲清心,不再耗伤肾精肾阳。

养阳益动不过汗。

《黄帝内经》提倡,夏季养生要“使气得泄”,让气向外宣发,即排汗。运动对于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加强对热的适应能力,提高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但要注意“汗血同源”,过汗则伤阳,刘德桓提醒,夏季要对过度出汗说“不”,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以防中暑。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方式,有补元气、强筋骨、开合枢机之效。

晒背升阳有技巧。

晒背,是夏日保健的好方法。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有多条阳经通行,而循行于当中的督脉,更有“阳脉之海”之称,可统摄一身之阳气。夏日常晒背,可使阳气充盈,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也会提高。

农民中很多人健康且长寿,洪如龙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与其经常在太阳下劳作有很大的关系。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晒背有不少技巧,洪如龙为大家一一指出:

晒太阳也要挑准时间。可选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选择紫外线偏低,阳光较柔和的时间段。

时长因人而异,中老年人每天晒1小时、每次20—30分钟即可。中青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较强,钙质流失较快,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每天累计晒1—2小时为宜。

晒背时,宜到户外,让太阳直射后背,不要隔着玻璃晒,有条件时还可脱去上衣直接晒。但后颈处皮肤较为脆弱,要注意做好此处皮肤的防晒工作。

晒到微微汗出即可,不要追求大汗。晒背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带好遮阳帽,不要直晒头部,以预防中暑,并做好面部防晒工作。晒背完毕后,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最好先在室温环境中休息20分钟。

四个祛湿小妙招

南方的夏天,升温快、雨水频、湿气重,湿邪就容易侵袭人体。湿热困脾,易致食欲下降、腹胀、疲劳,甚至湿疹频发。同时,由于天热,大家喜欢吃一些偏凉的食物,贪凉饮冷对人体的脏腑功能也会有很大影响。

如果湿气不除,到了冬季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例如胃肠不适、腹痛、腹泻以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等。

因此,夏季养生在以“心”为核心,兼顾护阳的同时,还要注重祛湿。刘德桓为大家介绍四个祛湿妙招。

●常泡脚

中医认为,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人会因此变得精神振奋,食欲有所增加,睡眠质量也能大大提高。

●多拍打

四指紧紧并拢,用手指指尖拍打肘窝或者腘窝,注意要垂直拍打,不要前、后、左、右来回蹭,拍打力度以不感觉疼痛为宜,每个部位拍打3分钟即可。

●艾灸穴位

“三伏天”是全年最潮湿闷热的时段,此时外界阳盛,同时人体内阳气浮外。“三伏灸”则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养生观念,可升阳健脾除湿。

足三里、阴陵泉和三阴交都是很好的祛湿穴位,湿气重的人可以多做艾灸。艾灸通过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不仅能除湿,还有通经活络的功效。

●调饮食

面对暑湿困脾,可以从饮食调理下手。宜进食西瓜、黄瓜、冬瓜、苦瓜、苋菜等具有解暑生津、淡渗利湿效果的果蔬,以减轻暑湿之邪。

此外,山药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脾胃虚弱,补肺脾肾三脏;赤小豆有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之功效;大枣可以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绿豆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的功效。

总之,夏季中医养生重在养心、养阳与祛湿,从情志、作息、运动、饮食入手,采用中医调理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变化,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本期医学指导

刘德桓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主委,全国第5批、第7批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5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头痛、眩晕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内科疑难重症。

洪如龙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崇尚“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治病求于自然”理念,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贫血、五脏虚劳、失眠、咳喘、鼻窦炎、脾胃病、结肠炎、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病、皮肤病等慢性疾病和调理脏腑功能。

--> 2025-05-2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5687.html 1 护心养阳祛湿 健康平安度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