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山脚,抬头可见群山被云雾环绕,如梦似幻。拾级而上,沿途的风光更是美不胜收。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山路渐渐变得陡峭,我有时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登上石阶,好像蜥蜴一样匍匐前进,十分滑稽。身上的汗水很快浸湿衣衫,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双脚犹如灌满了铅一样,每次抬腿都十分费力。“真想放弃啊,早知道就躺在家看电视了。”我不由得打起退堂鼓,一旁的弟弟也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他揪着妈妈的背包带子,企图通过撒娇让妈妈背他上山。反观爸爸依旧兴致高涨,一边登山,还一边举着照相机拍下沿途的风景。这时一句名言浮现脑海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于是我默默鼓励自己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前行。经过一番努力,我们一家终于登上山顶。山下的美景映入眼帘,疲惫随之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欢喜。
——《爬山》(许雅铭,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六年级)
我最喜欢刘阿姨做的浮粿,听她说因为“浮”的发音似“福”,浮粿也被本地人视为一种“有福气”的美食,寓意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我跟阿嬷学的这门手艺,练了很久才掌握了技巧。”刘阿姨见我好奇,便介绍起做浮粿的方法。原来备料时就有讲究,要先把胡萝卜丝与地瓜粉混合在一起,加清水搅拌成面糊。之后拿出模具,往里面倒一勺薄薄的面糊,接着加入韭菜和海蛎,继续覆盖一层面糊,才能放进油锅中炸。炸浮粿时还得注意掌控火候,因为炸得太软,浮粿吃起来太油腻,若是炸得太干太硬,浮粿入口就咬不动了。
刚出锅的浮粿香气扑鼻,外形好像闪闪发亮的星星,我便为它取名“金色星星”。趁热咬破浮粿的外皮,汁水瞬间在口中“炸”开。再咬一口,便能尝到肥嫩的海蛎,滋味鲜美无比。刘阿姨笑说:“浮粿就得趁热吃,凉了口感就没这么好咯。”
——《家乡的“金色星星”》(陈芊耘,泉州市晋光小学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