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23日

泉州九中:敦品励行夯根基 五育并举向未来

▶2024年9月18日新教师入职暨学术节启动仪式

2024年6月26日福建省经典诵读比赛现场,学生于莹诵读《我是不是一直在刺桐的梦里》。

2024年12月8日第26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教师深情演唱《共圆中国梦》。

2025年3月23日高三成人礼,家长送上祝福。

2024年9月28日泉州九中第三十三届学生田径运动大会暨教工趣味运动会开幕式上,学生们元气满满入场。

◀学校滑板队勇夺泉州市中小学生冰雪轮滑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

学生参加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1992年,泉州九中在丰泽这片教育热土上破土而生,三十三年栉风沐雨,该校始终以“以文化人·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让“敦品励行”精神扎根校园。特色课程体系如沃土,滋养出“求真、求善、求美”的校风;在“团结敬业、诲人不倦”的教风熏陶下,学子们践行“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共同构筑起人文和谐的育人殿堂。

荣誉见证实力,汗水铸就辉煌。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以及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等众多荣誉加身,彰显着泉州九中在文明建设与教育发展上的卓越成就,也激励着全体九中人在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续写新的华章。

如今,泉州九中以昂扬之姿,朝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名校”的目标大步迈进。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吸引着无数怀揣理想的学子,共赴教育的星辰大海。

党建引领 深化敦品励行新内涵

晨光中,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暮色里,教研组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操场上,师生共同绘制“清廉文化墙”;社区里,校园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成为最暖的风景……在泉州九中,“敦品励行”校训与党建引领同频共振,校训不仅是镌刻在石碑上的箴言,更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党建不仅是制度框架的构建,更是点燃教育初心的火种。

学校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实施“五照亮”工程,将“敦品励行”的精神融入其中。党员教师化身“领航明灯”,他们以高尚的师德践行“敦品”内涵,在学科团队建设、班级阵地深耕、家庭结对帮扶、示范课堂打造等实践中积极“励行”。11个学科团队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探索教学新方法;36个班级阵地,因党员教师的用心耕耘而充满活力;60个家庭在帮扶中感受到教育的温暖;45节示范课堂,成为教学创新的典范。该校以先锋党员为支点,撬动起学校教育的新生态,让“敦品励行”的校训在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中熠熠生辉。学校党建项目荣获丰泽区教育系统党组织“特色党建”项目展评一等奖。

在这里,校园管理不是生硬的制度堆砌,而是“敦品励行”精神的生动实践。学校构建起“制度管人、流程办事、标准考核”的三维治理体系,让每一项规章都成为师生成长的阶梯。该校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的桎梏,让有能力、肯实干的教师脱颖而出;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细化职责,确保每一份付出都有迹可循;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将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些制度既是管理的标尺,更是成长的阶梯,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品德修养上精益求精,在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让“敦品励行”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因材施教 探索学子成才新路径

基于对学校文化理念的传承和课程建设的期望,学校构建了“敦品励行”课程,这一课程体系基于“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提供最适合广大学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成长的无限可能,促进自我的不断超越,让学生收获自信与幸福,助力英才的成长。

为达成这一育人目标,需要处理好学生成长中关于自我形成、关于学识能力、关于实践探究三大领域的关系。学校以此为思路,将课程横向分为三个板块:敦品课程群、学养课程群、励行课程群。课程群纵向分类,则依据课程的任务不同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注重趣味性和开放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发展。

泉州九中充分结合学校教育特色、传统文化精髓、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培养英姿勃勃、越而胜己的学子。在泉州九中“敦品励行”课程体系下,教师通过选用、改编、创编等方式开发教学材料,形成59门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触摸知识与创新的边界。值得关注的是,课程数与班级数1.89∶1的黄金比例,构筑起“一人一课表”的个性化发展格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第二课堂”中找到专属的星光大道。

“敦品励行”课程立足于科学的人才发展观,相信“人人皆可成才”。为此,学校开设美术、篮球、机器人与电脑编程等多项特色课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让学生学会自由选择、自主判断、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闪光之处,成就生命的价值。

“敦品励行”课程体系将社团和特色活动纳入其中,为这些“隐性课程”设置了育人目标。学校成立了16个学生社团,校园实践活动丰富。几十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在省、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各项评比中获奖。仅2024年,该校学生诵读作品《闻一多诗选》《我是不是一直在刺桐的梦里》分别荣获国家经典诵读大赛中学生组二等奖、优秀奖;学校师生作品《红烛》在福建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三等奖;学校滑板队勇夺泉州市中小学生冰雪轮滑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此外,“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爱心义卖捐赠”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大放异彩,全面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横一纵,搭建出“敦品励行”课程体系具体的结构框架,各门课程形成五育并举的协同效应,铺设专属于泉州九中学子的特色成才之路。

名师荟萃 构建梯队成长新范式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看屏幕——Tracker正在模拟平抛运动。通过信息技术处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体运动的完整轨迹,方便我们分析它的运动特点……”日前,在丰泽区物理名师工作室里,泉州九中吴春丽老师正在上《平抛运动》区级观摩课。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泉州九中的5个区级、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里上演。

名师工作室只是泉州九中教师队伍的缩影。这是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朝气蓬勃、专业精湛、力量雄厚的队伍,拥有市、区等各级名师工作室6个,有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9人。学校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学科覆盖率达70%,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泉州九中以搭建名师工作室为契机,整合教师资源、聚焦教学实践,继续拓宽教师成长途径,打造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该校坚持把教科研工作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切入点”放在学科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增强精品意识上。近五年来,全校区级以上教育课题立项53个,其中结题32个,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98.1%;全校教师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专著1部,CN论文527篇,在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而今,该校已成为泉州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名校,先后荣获省教育科研基地校、教育部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为优质办学和“敦品励行”课程特色品牌发展等方面添砖加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陈丽娟老师在2023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荣获中学教师组三等奖;阴智强老师参加2021年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课例被评为202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精品课;赖雅君老师在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教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吴春丽老师参加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教学说课活动荣获三等奖;黄小红老师的课例在2023年福建省中学优质课评选中获奖;项征老师参加2023年泉州市中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陈建猛老师参加2025年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

全面发展

擘画立德树人新格局

“我有幸成为福州大学学子,但我更是九中人。”考取福州大学的2024届优秀学子陈博淇,回忆起在泉州九中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时表示,“学校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让我受益匪浅。我考进九中时成绩平平,而高考成绩能如此优异,这一切都离不开九中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耐心引导。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十多年来,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走出校门,奔赴下一个梦想之地。校园从来不缺榜样,理想的薪火,代代传承。目前就读于初二年级的尤伟铭,作为新一代“九中学子”代表,在追梦路上,他相信态度决定成败。“趁风华正茂,定要努力飞翔!”

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是该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历年来,学校中高考成绩连续高位攀升。2024年,学校中考成绩斐然,多名学生在全市名列前茅,其中2人进入泉州市前十。700分以上人数多达248人,普通高中上线率达84.3%,11名优秀学生荣获贤銮奖,其中甲等奖5人。高考成绩同样亮眼,本科上线率连续稳定在93%以上,特控上线率持续攀升。在2024年高考录取中,李俊豪同学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江楚滢同学考入中国石油大学,郑凯泽同学就读于上海电力大学,廖明翰同学考取上海理工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育人,不唯分数论,而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健全心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22年,庄泽铭同学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摘得省级二等奖;2023年,刘梓洋、庄嘉亮同学参加第21届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荣获一等奖。除学科竞赛外,学生在其他领域同样成绩突出。该校朗诵团队在福建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吴优同学在福建省“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运动队在省级田径、篮球等项目比赛中奋力拼搏,取得优异名次;在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如参与省级环保公益项目,通过调研、宣传等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实现学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除了学校的奋发有为,更需要家校社齐心协力。泉州九中遵循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个性成长规律,研究家校协同的教育机制,创新家校建设的活动实施形式,建立健全三级家长委员会,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描绘孩子成长的幸福未来。

智慧赋能 点燃示范辐射新引擎

学校教研室打破校际壁垒,促成与晋江侨声中学、安溪铭选中学、南安鹏峰中学等名校的跨区域协同;丰泽区信息技术颜亮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正借助智能平台,研发融合前沿科技的课程资源……这是泉州九中发挥智慧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泉州九中依托6个市、区级名师工作室,持续深耕区域教育协作。各工作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年均开展52场送培送教活动,足迹遍布周边乡村学校,为超800名乡村教师送去前沿教学理念与创新实践经验。不仅如此,名师工作室还深度参与成员校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指导,成功带动成员校通过省级教育信息化验收,逐步构建起“研训一体、资源共享”的区域教育新生态,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涟漪般向外扩散,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市名优校+教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跨区域教育协作网络。泉州九中与泉州师院附中以“5G+专递课堂”为纽带,打破时空限制,积极探索,深度挖掘信息化赋能教学潜力,构建起深度融合的线上教研模式,实现教研资源的高效共享与深度交流。同时,还与南安侨光中学、晋江侨声中学等8所高中联盟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智慧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度共研。

从智慧课堂里师生与科技的精彩互动,到跨区域教研中教育思想的交融汇聚,泉州九中始终以“敦品励行”为强劲引擎,不仅实现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跃升,更构建起“教学创新、师资精进、课程多元、辐射广泛”的智慧教育体系,持续探索未来教育新范式,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品”是人才之基,“行”是成才之道。“敦品励行”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统领学校长远发展的精神旗帜。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泉州九中全体教职工将勇立潮头,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为“敦品励行”教育注入新的内涵,持续拓宽学生成长的多元渠道,稳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万千学子搭建通往幸福人生的立交桥,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梦想启航的地方!

(许少婷 陈森森 文/图)

--> 2025-05-2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5729.html 1 泉州九中:敦品励行夯根基 五育并举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