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28日

又见蜻蜓落枝头

□李桂红

(CFP 图)

周末,我与孙女去公园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孙女指着路边发出惊呼,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棵小树枝头上盘旋着几只蜻蜓。它们身形轻盈,如薄纱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孙女小心翼翼地靠近观察,还试图用小手捕捉它们。

跟着走近后,我发现这些蜻蜓的头部圆润,一对大眼睛向外凸起,宛如两颗绿宝石,嘴巴张开时则像一把铁钳。它们的身躯纤细,飞行时犹如优雅的舞者。或许是被孙女的兴奋劲感染,我也开心不已,毕竟多年未曾在城里见到这种昆虫了。这些蜻蜓似乎不怕人,它们飞起又落下,但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我尝试用手触碰,谁知它们察觉后迅速变换飞行的方向与高度,时而倒飞,时而侧飞,不一会儿,又钻进绿化带的树丛里。我紧跟其后,抓准时机伸手捉住一只蜻蜓的翅膀,但是见它一直挣扎欲飞,和孙女商量了一下,我最后还是松开手,放蜻蜓飞走了。

这段小插曲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捉蜻蜓。过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经常可见红蜻蜓的身影,它们成群结队在空中飞舞的场面颇为壮观,但想要抓住一只并不容易。后来跟年长一些的孩子学了方法,我才知得用长柳条围成一个圆框绑在竹竿上,然后把从墙角处收集的蜘蛛网缠绕在圆框上,就能做成一个捕网。蜘蛛网黏性十足,手举着竹竿在空中挥舞几下,转眼便可以粘住蜻蜓,屡试不爽。我经常将抓到的蜻蜓放在蚊帐中驱蚊,它们好似天然的捕蚊工具,比蚊香还管用。

过去一到夏日,大人们割下早稻运到稻场翻晒,总会引来不少蜻蜓,我们这些小孩便会以帮忙为由,趁机跑来抓蜻蜓。有时一场大雨过后,阳光倾洒于大地,大批蜻蜓也会“冒”出来,它们的颜色不一,有暗红色,也有碧绿色和黄褐色。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俯冲下来,疾速掠过积水的地面,偶尔还用尾尖轻点水面,一圈圈涟漪随之荡漾开,犹如生动诠释“蜻蜓点水”这个成语。长大后回想那个景象,我还会不禁吟诵杨万里写的那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蓑衣。”夏季看到蜻蜓开始低空,就可知大雨将至。蜻蜓飞得低也不忘觅食,只会借机捕捉同样低飞的蚊虫。过去有时兴起,瞧见屋外阴天又湿气大,我就会像幼时一样拿着一把扫帚,跑去家附近的江边追蜻蜓。一旦看准时机就果断挥舞扫帚,如果能一次“拍中”两只蜻蜓,还会高兴许久。

如今蜻蜓愈发少见,我也时常跟晚辈们感叹夏天少了些乐趣。幸运的是这次能在公园偶遇它们,让我又有机会重温儿时捕蜻蜓的美好回忆。

--> 2025-05-28 □李桂红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6431.html 1 又见蜻蜓落枝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