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我市举办工业领域绿色制造(绿色经济人才)专题培训会。活动以“探索绿色制造新路径,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旨在于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升我市企业绿色制造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该活动由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主办,泉州市节能中心承办。
□融媒体记者 黄文珍 通讯员 庄要民
解读新国标双碳路径 深化绿色工厂建设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随着“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之年,新发展阶段对绿色工厂创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工厂创建体制机制也面临新需求。日前,《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标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国标)已完成征求意见。活动现场,正向国际相关负责人蔡洋从新国标起草背景、新国标核心内容、企业双碳建设路径等内容入手,分享了“绿色工厂新国标解读及工业企业双碳目标实现路径解析”。
蔡洋分享,在评价指标要求上,新国标围绕绿色工厂“五化”特征明确了相关指标的提出原则,重点在2018版“绩效”定量指标基础上进一步扩充。能源低碳化方面,以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二级指标为主,强化了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资源高效化方面,提出以原材料消耗强度、原材料利用率、再生材料使用率、取水强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二级指标为重点,引导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洁净化方面,提出了生产工艺和设备、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主要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强度等二级指标,引导进一步挖掘工厂节能降碳潜力。产品绿色化方面,保持原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等评价要求,同时提出各行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绿色产品”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充绿色产值占比以及产品绿色属性特征化指标等。用地集约化方面,删除了原建筑和照明部分要求,重点以土地产出率为核心指标,体现工业用地集约化导向。
多措并举发展绿色工业 金融赋能低碳转型
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绿色发展,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强化绿色制造政策解读及创建辅导培训,举办了2场专题培训会,共推荐103个项目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为历年之最;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省级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75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
此次活动上,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解读”“建材行业转型金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新路径”;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则分享了绿色金融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