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5月30日

改善多汗 吃出清爽

黄芪猪肉汤的原料有缓解气虚体弱、出汗过多的作用

党参乌鸡汤

黑豆桂圆大枣汤

天气渐热,动辄汗流浃背。出汗虽能驱散风寒湿邪,但是出汗过多易伤津耗气,特别是体质较弱或缺乏日常锻炼的人,过量出汗易致机体受寒,诱发感冒,并可能引发关节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改善多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达到益气养阴、调理机体的作用。

出汗过多伤津伤气

夏季天气炎热,适当出汗有益健康,汗液的排出,有助于带走体内湿热,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汗出得越多越好,过度出汗实则暗藏诸多健康隐患。

中医师吴艺川介绍,汗血同源,汗是气血津液的一部分。适量出汗,是在排泄身体里的“废水”,如同给身体做了一次温和的排毒。可一旦出汗过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此时,排出的汗不仅仅是多余的水分,还有人体宝贵的津液和气血。长此以往,身体的阴液会受到损伤,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过度出汗后,身体会明显缺水。中医师吴东新说,缺水后,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症状便会接踵而至,手足心热得难受,嘴唇发红且干裂。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小便量少色黄。观察舌头,会发现舌质偏红,舌面少苔或无苔,甚至出现裂痕,脾气也会变得暴躁。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此外,出汗过多,阳气会随之耗散。阳气受损后,其温煦、防御等功能就会减弱,无法有效抵御外邪入侵,调节汗孔开合也会出现障碍,生病在所难免。所以,夏季出汗应适度。

吴艺川提醒,若长期忽视过度出汗的情况,不及时进行调补,身体就会逐渐演变成阴虚体质。这种体质特别容易上火,而且虚不受补,调理起来颇为棘手。尤其是患过甲流的人,曾经反复高烧,已使得体内津液亏虚,倘若在夏季又持续大量出汗,还不及时调补,各种疾病就更容易趁虚而入。

以药膳调理多汗体质

针对一些人群夏季出汗多的情况,吴东新建议,通过合理食疗辅助调理体质,可以结合自身体质,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食材搭配。

黄芪红枣汤,适合气虚表卫不固之汗症的群体。15克黄芪、20枚红枣加适量水后,用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到3次饮用,连服10天。

黄芪猪肉汤适合表虚自汗的群体。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适量清水煲1个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

虫草炖老鸭,适合自汗盗汗、身体虚弱者。用老鸭一只,把10—15克冬虫草放入鸭腹内,加清水炖1个小时,分多次食用。

黑豆桂圆大枣汤,适合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的群体。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一起加水慢火煲1个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

浮小麦羊肚汤可健脾止汗,适合有虚汗的群体。将浮小麦30克装在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连续服用5到10天。

党参乌鸡汤可补气固表、补中和胃,适合气虚多汗者。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枚,大枣2枚,生姜少许。乌鸡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到2次。 □融媒体记者 张君琳/文 CFP/图

--> 2025-05-30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6747.html 1 改善多汗 吃出清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