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女子在捕捞养殖鱼类时,右下肢伤口感染创伤弧菌,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情危重。患者被送往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入院时神志呈昏迷状态,出现血压低、酸中毒、高钾、无尿、右下肢大量水泡等症状。
该院重症医学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休克、升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血液培养等治疗。化验结果显示,患者感染创伤弧菌,感染源为右下肢,医生随即对其进行精准抗感染及早期换药清创。
经过全方位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炎症指标下降,血压稳定,撤机拔管后,医生为其实施了右下肢清创及VSD持续负压冲洗引流等治疗。目前患者已转到骨科继续治疗。
据介绍,所谓创伤弧菌,也叫海洋弧菌、革兰阴性杆菌,隶属于弧菌属,有鞭毛,无芽孢,需氧和厌氧均能生长。创伤弧菌嗜盐,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常寄生在牡蛎、蚌等贝壳类海洋生物上,海产品中携带的创伤弧菌在室温下可以大量繁殖,如处置不当时,人们容易受到感染并致病。如治疗不及时,大多数患者会因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它被称为“海鲜杀手”。
夏秋季,由于水温较高,适合创伤弧菌的生长和繁殖,加上人们去海边游玩、吃海鲜的比较多,往往是创伤弧菌感染的多发季。医生提醒,市民在处理海鲜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如被海洋生物扎伤,建议及时用肥皂水、酒精等液体冲洗创口,做消毒处理,如果后续出现浮肿、疼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处理海鲜时,尤其要注意手部是否受损。建议在清洗时,佩戴厚手套、塑胶手套,可减轻蟹、虾等生物对于手部的损伤,避免被扎伤。
如果手上有伤口,就不要触碰海鲜,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嬉戏。
海鲜要彻底煮熟再吃。不要生吃海鲜,特别是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切勿生食贝类海鲜,因生食牡蛎等海产品而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基本上都是具有潜在疾病或是有慢性病的人。鱼虾蟹贝等只要彻底煮熟,就可以杀死致病菌。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李燕珍 王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