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杜婉琼)端午佳节将至,闽南民俗盛宴如约登场。昨日上午,尽管雨势不小,鲤城区城南泉郡后山宫一年一度的“嗦啰嗹”民俗巡游活动依然热闹举行,多种闽南民俗文化令人眼花缭乱,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围聚观赏。
上午9点,伴随阵阵锣鼓声,巡游队伍准时从泉郡后山宫出发。队伍由采莲旗、龙旗、五方旗开道,肩挑生猪脚和夜壶的“铺兵”、手提漆篮送福的花婆、公背婆、驴探亲、火鼎公婆等紧随其后,还有4人扛着木雕“龙王头”,一路上踏着“嗦啰嗹”曲调徐徐行进。队伍途经万寿路、聚宝街、泉州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等地,沿途向居民和商户分发榕枝、艾草和香袋,不时喷洒雄黄酒。街道两旁,不少居民、游客撑伞观看。市民王女士领到艾草和榕枝很开心,她说:“将它们插在门前,有驱邪纳福之意。”
来自浮桥街道仙境社区的吴常莲今年63岁,在巡游队伍中扮演“公背婆”一角。为了这场活动,她早上5点就赶到泉郡后山宫化妆准备。她还背着十几斤重的“公背婆”道具,在雨中巡游近3小时。虽然辛苦,但她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泉州游客越来越多,每次参加这种巡游活动都感觉很喜庆,也能展现咱们闽南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心情很好。”
“我们大概半个月前开始准备,像艾草是从南安丰州一带提前采摘。”泉郡后山宫董事长吴安龙介绍,“嗦啰嗹”习俗又称“采莲”,很早以前广泛流传于泉州城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历史原因,该习俗失传近半个世纪,直到2005年才再度复兴,此后成为城南端午佳节必备的一大盛事。此次“嗦啰嗹”巡游民俗活动有100余人参与,“像这次这么大的雨,20年来只遇到过3次,预示着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