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邹鲁之地聚英才,崇文尚学之风润人心。泉州城北的学府街,流淌着无数泉州学子的青春时光。2005年,泉州科技中学在这里应运而生,二十年来,学校汲取着厚植的教苑土壤,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努力书写着民办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科中篇章”。
三夏时节,又是一个收获季。记者走进泉州科技中学,现代典雅的校园里,满怀同学们学成毕业的喜悦,更洋溢着学校荣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的自豪,全校师生正以奋斗之姿、昂扬之态,喜迎建校二十周年。
回望二十年的办学之路,学校秉持“养人文气韵,育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从建校之初承继师范薪火、名校名企联建赋予学校的特质起点,到独立办学的日就月将,泉州科技中学迅速跻身泉州优质教育的第一方阵,用斐然实力诠释着令人瞩目的育人奇迹。
达标跨越 品质立校树办学标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泉州科技中学深刻意识到,民办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型,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服务,打造高质量教育品牌。2022年2月,学校提出跳级申报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的目标,以达标创建推动学校新一轮转型跨越发展。校长车思超表示:“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整体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优质高中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这所年轻的民办中学而言,跳级创建二级达标高中颇具挑战。有志者,事竟成。短短三年内,该校理事会毅然投入近7000万元,用于校园基础建设的再升级与软件的全面提升。如今的清源山下,科中校园传承泉州师范学校的历史文脉,洋溢着青春学府的时代气息:全新的明真图书馆藏有15万册纸质图书与3万册电子刊物,成为知识殿堂;树人大礼堂、理化生实验室、科创中心、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地理教室、校史馆等场所设施,在市区民办学校中堪称翘楚。
车思超校长透露,学校将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设立AI自习室,构建更为先进完善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以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泉州科技中学通过管理改革不断赋能教师专业化成长,发挥民办学校引才优势,多措并举,采用招聘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吸引了一批省示范高中的退休名师加入,发挥“银龄名师”领航效应,加速中青年教师成长;另一方面,重磅推出《泉州科技中学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及培养对象评选实施方案》。2024年7月,首批校级荣誉获得者产生,通过优秀教师引领教学质量提升,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推动学校发展。校园里,老师们坚持“一生一策”的个性化辅导,课余时间总能看到教师们为学生答疑的身影。
在全力推进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的过程中,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明真”课程体系,把课堂作为落实“双减”、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科中经验”。该校主持的省级专项课题《“三新”背景下高中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题;自2019年开设特优班以来,历年高考成绩亮眼,600分以上人数和录取“双一流”名校人数大幅翻倍增长,赶超部分省一级达标高中,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考成绩稳居市区前列,“贤銮奖”取得新突破。
今年5月25日,福建省教育厅正式确认泉州科技中学晋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这是全市第一所直接晋级省二级达标高中的民办中学,也是市区第一所民办达标高中。“我们将以达标晋级为新起点,始终以打造高品质民办中学为目标,持续深耕特色、多元的教学品牌建设。”车思超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的现代公民,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享受优质特色的品质教学,从学府沃土中成长为时代栋梁。”
双轨提质 特色育人筑成长星河
在泉州教育版图上,泉州科技中学以“品质初中,优质高中”的办学品牌独树一帜。初中部以“品质教育”为基石,高中部以“优质发展”为引擎,构建从初一到高三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2024年8月,泉州科技中学与北大金秋教育集团在北京签约,全方位打造“优质高中”升级版。同年9月,全省首个“北大金秋创新班”揭牌,该班依托北大金秋教育集团资源,以“双一流”高校为升学目标,兼顾高考和强基两种升学方式,实行“名师授课+创新课程体系=名校升学”的特色培养方式,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嵌入创新班的相关课程,培养“基础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从而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升学路径。学生许子键感言:“清北的金牌老师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深的水平,耐心细致地为我答疑解惑。每一次讲解如拨云见日,助力我们高效学习,稳步前行。”
学校依托“明真”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拓展+竞赛”三级课程体系,初中部开设21个社团课程,高中部开发30余门选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奔跑。仅2024年,该校就有近200人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全国信息奥赛福建赛区、福建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比赛、泉州市高中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化学奥赛泉州市赛等学科竞赛以及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比赛一等奖的榜单里,都闪耀着科中人的名字。
多元赋能 融合创新育时代新才
在泉州科技中学,教育不止于课堂。学校深挖办学优势,从“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劳、以美化人”五个维度出发,全方位打造“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推动全学科美育渗透,走出特色教育之路。
该校创新性地将美育融入五育,构建“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艺术展演”的美育体系,形成以“书法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运动之美”为代表,“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目标的明真美育特色课程群。早在2011年,科中就率先在全市开设书法课,十余年的坚持形成浓厚的书法教学氛围,学校成为泉州市首批书法教育示范校、书法教育基地校;美术高考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中央美院、天津美院、西安美院等知名美术院校。学校作为泉州市高中音乐教学基地校,教研工作蓬勃开展,助推特色办学品牌内涵式发展。同时,海音合唱团连续三年代表鲤城区参加省、市中小学艺术节,先后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市级一等奖。
作为一所以“科技”命名的中学,学校主动做好新时代科学教育“加法”,各项科技教育工作当仁不让地走在前列。2024年,学校率先从四所高校中选聘四位教授、研究员担任学校“科技教育副校长”,今年又从我市相关产业研究院中聘任一位“科学教育副校长”,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提升科学教育专业性。“我校将‘科学精神’作为‘明真’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该校教务处主任陈平南表示,近年来,学校构建“课程+社团+竞赛+研学”的科创教育体系,通过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创研学、组建科创社团等形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过去一年,学生喜获全国信息学奥赛福建赛区3个一等奖、福建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比赛2项一等奖、泉州市中学数学建模竞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全国化学奥赛福建省赛泉州市一等奖,学校被授予“全国创新少年培育工程实验基地”。
二十载弦歌不辍,二十年风华正茂。泉州科技中学以二十年的教育坚守,在民办教育领域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如今,学校以晋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为新起点,秉持初心,为泉州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这里,每个梦想都有生长的沃土;在这里,每个青春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陈森森 倪俊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