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6月27日

以“木火土金水”的视角诠释自然“生长化收藏”五种时态,老祖宗教你——

妙用五行智慧 吃对三餐四季

生姜能宣肺散寒

莲子能清心泻火

山楂可助肝气疏泄

常食山药,健脾益胃。

桑葚益肾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事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包括四季从春生到冬藏的更替,遵循着“生、长、化、收、藏”的时序法则,便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符号概括这五种阶段,构建起贯穿自然与生命的哲学体系。当这一智慧融入饮食调养,成为人们依循自然法则调和身心的指引。

□融媒体记者 张君琳/文 CFP/图

五味五色入五脏

泉州正骨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林凤耀介绍,五行理论的核心在于古人以动态的视角诠释世界“生长化收藏”的五种时态。春天万物生发、充满生机,这种状态叫做“木”;夏天万物繁茂、欣欣向荣,这种状态叫做“火”;长夏时,大地像土壤一样默默承载和孕育着生命、转化,这种状态叫做“土”;秋天万物敛降、瓜熟蒂落,阳气渐收,天气渐凉,就像金属一样有收敛的特性,这种状态叫做“金”;冬天万物伏蛰、天寒地坼,这种状态叫做“水”,于是就用“木、火、土、金、水”这五个词来概括。其中,“化”是事物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体现了自然规律中“物极必反”的平衡智慧,阳气生长至顶点后必然收敛,收敛之后再进入新一轮的生发,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以维持天地间的运转与平衡,这也就是“道”。养生之原则在于“顺其自然”“顺天应时”。

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则成为食养的依据。南星中医馆中医师徐锡金解释,肝属木,主疏泄,宜吃山楂、乌梅等酸味食物,可助肝气疏泄;心属火,需清降,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能清心泻火;脾属土,土主承载与生化,宜吃甘味食物如山药、红枣,可健脾益胃;肺属金,主司呼吸,宜吃辛味食物如生姜、葱白,能宣肺散寒;肾属水,主藏精,咸味食物如黑豆、桑葚,可益肾填精。而“五色入五脏”对应脏腑补益,白色润肺、青色养肝、黑色补肾、红色养心、黄色健脾,将五行、五味、五色有机结合,科学调和体质,可以达到滋养脏腑的养生作用。

季节调养

顺应五行流转

徐锡金提醒,季节调养需顺应五行流转。夏季属火,心火易亢,调养需兼顾泻火与护脾胃。像苦瓜、莲子虽能泻心火,但过量食用易伤脾胃,此时宜以南瓜、玉米等黄色健运脾土食物为主,搭配红豆、红枣等红色食物清心火,再辅以莲子、百合等白色食物组合宁心安神,形成五行调和的食养方案。针对气阴两虚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依体质将黄芪补气固表、麦冬养阴润肺、五味子敛阴止汗配伍,三药合用可以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此外,湿热体质者需警惕西瓜、甜瓜等寒凉瓜果助湿,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应回温后食用,避免贪凉伤阳;可多食用生姜、葱等辛味食物,借其辛温之性补肺散湿,在夏季湿热交织的时节,通过食养与生活习惯的调整,实现身体与季节气候的平衡。

此时阳气外浮,湿气渐盛,人体常会有昏沉困倦、肢体乏力、胃口不佳的状态,林凤耀说,要改善这类情况,可以食用应季食材,如西瓜解暑生津,白扁豆健脾化湿,当季的黄瓜、冬瓜、南瓜等瓜果,绿豆、菠菜、萝卜等蔬菜,皆有生津止渴、利水消肿的作用。另外,此时人体易耗气、生湿困脾,还可制作养生粥品调理。赤小豆粥补肾利水,绿豆粥消暑利湿,扁豆粥健脾和中,荷叶粥解暑止渴,莲子粥宁心安神,冬瓜粥清热利水,这些粥品多选用药食同源之材,性味平和,既能调养脏腑,又不至偏颇。需要注意的是,长夏时脾土当令,甘味入脾,但当下脾湿较盛,过食甜腻之物易滋腻脾胃,阻碍运化,少食红枣、蜂蜜等甘味食品。

辨识体质

“未病先防”

林凤耀表示,五行食养以中医理论为根基,利用食物的属性,因人施食。以闽南地区为例,因“土气薄弱”,体格相对瘦小,先天脾胃偏弱,后天地域较湿,适合食用山药、茯苓、薏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之品。这类食材性味平和,既可入药,又可作为食品,由茯苓、莲子、芡实、薏仁组成的四神汤就是经典的健脾药膳,适合日常炖煮调养。对于体质偏湿、容易上火、脾胃功能较强者,夏季可适当选用清凉之品,如绿豆、百合、丝瓜、薄荷、荷叶、金银花等,金银花、薄荷、荷叶可泡茶饮用,既能解暑利湿,又对女性消脂有辅助作用;而体质虚寒者则需谨慎,避免过食寒凉损伤脾阳,此则可适当食用闽南之特产荔枝、龙眼。夏季应慎食羊肉、狗肉、鹿肉等温热肉类,此类食物易助火生热,与天地之暑气、湿气结合形成湿热,且其滋腻之性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胀、食欲不振、上火等问题。另外,花椒、肉桂等辛热调料亦需少食,以免助长火热之气,炒制的瓜子、黄豆等燥热食物,易引发上火,体质壮实阳盛者尤其需要注意。

在日常调养中,食物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蕴含着精妙的养生智慧,然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体脏腑亦相互关联。徐锡金说,若肝木过旺,便会克制脾土,引发脾胃虚弱。因此,个性化调理不能简单照搬食物属性,需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体质辨识,结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只有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兼顾脏腑调和,才能真正实现“未病先防”的养生智慧。

--> 2025-06-27 以“木火土金水”的视角诠释自然“生长化收藏”五种时态,老祖宗教你——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40733.html 1 妙用五行智慧 吃对三餐四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