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7月02日

万亿泉州再“拼”新高度

工业倍增擂响高质量发展战鼓 (下转第二版)

开栏语

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与硬支撑。

今年以来,泉州将“大抓工业、齐抓工业”作为引领工程,汇聚强大合力,工业经济“压舱石”“顶梁柱”作用日益凸显。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全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扎实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

即日起,本报开设“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专栏,聚焦各县(市、区)领导挂钩服务重点工业企业的创新做法与亮点成效,全景展现泉州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的生动实践,推动各地互学互鉴、比学赶超。

去年GDP超1.3万亿元、增速领跑全国万亿城市的泉州,正将刻入骨髓的“爱拼敢赢”基因,转化为推动工业质与量“双倍增”的强劲引擎。

今年年初,聚焦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要求,泉州全面启动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最新数据印证了坚实基础: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九大千亿制造业全线飘红,工业投资劲增23.4%,为工业经济稳健前行注入澎湃动力。

复杂变局下,韧性何来?答案就在“拼”字! 以重点工业企业挂钩服务机制为纽带,市、县领导带头,脚步丈量2287家次企业;554件急难愁盼,超90%高效办结——这场年初掀起的“服务革命”,正打通产业倍增的关键脉络。其背后,是泉州围绕“四链融合”绘就的清晰“作战图”,是梯度培育、靶向施策全域“开花”的精准攻坚,更是万千企业追“智”逐“新”、链式协同“拔节生长”的生动实践。

作为“晋江经验”发祥地,泉州战鼓再擂——以“拼”的昂扬姿态,锁定未来五年企业数量与质量“双倍增”目标,在万亿级新起点上奋力攀登高质量发展新高度。□融媒体记者 黄文珍 陈云青 魏晓芳 邱和军

绘就倍增“作战图”:

“四链融合”强引擎

梯度培育促跃升

从一双鞋、一件衣服、一片纸、一个水龙头起步,泉州民营经济在“晋江经验”指引下,已培育出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制造业产业集群,汇聚工业企业超700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超7000家。

面对全球经济变局,泉州以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破局,旨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优势、激发动能。如何实现五年内量质齐飞,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泉州的解题思路清晰坚定:

——分层培育,构建“金字塔”梯度发展格局。市级紧盯“塔尖”企业,通过市、县两级领导挂钩、市直部门包片等方式,“点对点”精准服务,打造链主企业矩阵;县(市、区)聚焦“塔身”“塔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形成“大企业建生态、中企业强筋骨、小企业快成长”梯度发展格局。

——分类施策,打造“靶向式”精准服务模式。以“规模分层、行业分类”为施策方向,针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不同规模,以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不同赛道企业需求,通过“滴灌式”资源配置和“靶向化”服务升级,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适配有效。

——分步突破,实施“阶梯式”战略跃升路径。按照“一年筑基突破、三年攻坚提质、五年倍增跃升”节奏,分设3个阶梯突破路径,实现全市重点工业企业从数量规模倍增向质量价值倍增阶梯式跃升。

产业倍增“作战图”一经绘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干部”的企业帮扶“大会战”迅速打响。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出台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重点工业企业挂钩服务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密集下沉一线。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走访调研安踏集团等重点工业企业,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招商政策、增资扩产等存在的困难问题,强调要围绕增资扩产、招商引资、纾困解难、对接资源和争取政策等领域,以更好的要素保障和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市政府主要领导前往九牧厨卫等挂钩企业,现场协调交办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及用地要素保障等问题,强调要加大一线办公力度,主动靠前服务,拿出实招硬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相关县(市、区)同时安排县级领导对应市领导挂钩服务企业,按照一级带一级的要求,形成大抓工业、齐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

--> 2025-07-02 万亿泉州再“拼”新高度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41662.html 1 工业倍增擂响高质量发展战鼓 (下转第二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