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太空授课“话”“画”皆清 揭秘幕后“航天利器”

太空授课活动中,人们从遥远的地球,“跨越”数百公里宇宙空间,也看得到航天员们的身影,听得清他们讲课的声音,这背后离不开一些“航天利器”的支持。

通信处理

从“羊肠小道”到“高速公路”

高速通信处理器作为中国空间站天地中继高速通道的处理中枢,在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高速桥梁”。

“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能有一条‘羊肠小道’,但是此次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是一条‘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此次太空授课关键链路设备——高速通信处理器的技术负责人朱浩文说。

高速通信处理器也是太空上的“交警”,它既要保证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要确保不出现“堵车”或“交通事故”。此次,在通信速率提升10倍的情况下,其误码率、丢包率等指标降低了2个数量级,使得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都能实时、准确地通过。

话音交流

天地通话时延在1秒以内

此次太空授课的一大关键就是话音处理器。话音处理器可以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

图像拍摄

摄像机种类繁多、画质更高清

此次中国空间站授课的摄像机,种类繁多,有用于舱内环境监视的广角定向摄像机,有用于细节监视的变焦云台摄像机,也有用于直播授课的便携无线手持摄像机。机位众多、视角各异、远近兼顾,保证了全过程画质的细腻和流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舱内摄像机负责人叶盛介绍,从早期载人飞船分辨率为352乘288的VCD水平,到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阶段分辨率为752乘576的DVD水平,再到现在的1080P高清水平,中国航天在图像技术领域不断迭代。 (中新社 郑莹莹)

   A01版:封面
   A02版:今日头条
   A03版:泉州新闻
   A04版:泉州新闻·时政
   A05版:封面纵深
   A06版:封面纵深
   A07版:封面纵深
   A08版:最闽南
   A10版:泉州新闻·社会
   A11版:教育周刊
   A12版:开卷
   A13版:投资理财
   A14版:国内新闻
   A15版:国内新闻
   A16版:第一眼
“天宫课堂”开课
太空授课“话”“画”皆清 揭秘幕后“航天利器”
太空授课背后蕴含了这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