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A10版:教育周刊
泉州市学生记者团“小记探校”活动第二站走进泉州科技中学
打卡品质初中 到中学课堂看一看
动手实验帮助小记者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
小记者们动手做粗盐提纯的实验
泉州科技中学校园

■早报记者 林婷瑜 林婕茹 通讯员 倪俊峰 文/图

5月14日,泉州市学生记者团“小记探校”活动再次走进泉州科技中学。70名即将小升初的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启“中学生活初体验”。

在该校老师带领下,小记者们满怀憧憬地漫步校园,绕过至善楼、穿过操场、走进树人大礼堂,感受在高颜值校园里学习的幸福感;在明真多功能厅,郑清安副校长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成长等方面向小记者们展示了学校在办学上的“硬环境”和“软实力”;在兼济楼学科实验室里,化学老师郭逸芬、物理老师陈向阳则为小记者们上了中学第一课,让大家提前体验中学课堂与小学课堂的差异。

此次“小记探校”活动,让小记者们充分感受泉州科技中学这一品质初中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期待。大家纷纷表示将充分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积蓄能量,为顺利升上初中做好充足准备,立志成为一名自信好学、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点燃学习激情

□小记者 陈文博

(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六年级)

林老师带着我们参观起校园,当我们经过操场时,一座历史感十足的老校门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林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是原泉州师范学院旧址,学校立身于此,承继了师范薪火,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时代栋梁。

活动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物理趣味实验课。一开课,陈老师就讲解了几个物理小知识,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如何让圆形的硬币立在一张薄薄的扑克牌的边缘上呢?”陈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头脑风暴,大家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却都摸不着头脑。陈老师拿起纸牌进行示范,原来先把纸牌向内对折一点点,然后小心地把硬币放在纸牌上面,再用手把纸牌两侧缓缓拉平就完成了,真是太神奇了!

短短40分钟课堂中,我们完成了思考探究和实践,这样的课堂激起了我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点燃了我们学习的激情。(指导老师:何希贤)

★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小记者 王书涵

(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六年级)

泉州科技中学人文荟萃,在办学成果展前,写满了历年来考上985、211大学毕业生的名字。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挥洒了青春,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也从这里走向了更高的学府。

郑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不仅十分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还特别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特质的起点,帮助学生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明理明志,至真至诚”的现代公民。目前,学校指导学生成立了文学社、无人机社、国旗护卫队等21个校园文化社团,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通过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焕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不仅如此,学校每年还会按照计划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节、运动会、读书节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释放个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天的探校之行打破了我对初中生活的刻板印象,原来初中生活也能如此绚烂多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启我的初中生活了。(指导老师:何希贤)

★做最好的自己

□小记者 朱佳怡

(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六年级)

郭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化学的世界,她先教我们认识了各种化学实验仪器,而后分步骤带着我们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看着老师操作实验好像很简单,可我们自己动手做起来却很困难。我们先将两勺粗盐放进小玻璃杯中,而后加入一指高的水将盐搅化,紧接着将盐水倒入放有纸的漏斗里,等它过滤完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提纯后的盐了。当我把水倒入漏斗时,由于用玻璃棒引流操作不当,将漏斗里的纸弄破了,这时,郭老师发现了我的问题,便走到身旁手把手进行指导,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

初中的生活比小学还要精彩万分,但课程也增加了好几门,上课的节奏比小学更加紧凑,我们要拼搏向上,做最好的自己。

★优质师资为学子护航

□小记者 吴洺萱

(鲤城区第六实验小学六年级)

树人大礼堂、图书馆、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学校的硬件配置令我眼前一亮,而它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据老师介绍,学校历来注重打造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此保障初中教学品质,近年来更是面向全国遴选组建了一支德教双馨的精英师资队伍,善于把准教学改革方向,有效实施精准教学。在办学成果展前,我们看到了一届又一届的科中学子在德教双馨的良师指引下,拥有了特质的起点,在全国信息学奥赛、学科竞赛中取得佳绩,更在历年中考屡获“贤銮奖”。是啊,学子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和日夜守护,优质的师资正是质量强校的基石。(指导老师:吴新华)

★校徽里的良苦用心

□小记者 吴卓塬

(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五年级)

咦,为什么学校的校徽会这样设计呢?带着疑问,我开启了探索之旅。从老师的口中,我了解到科中的校徽由刺桐花、太阳、海鸥、爱心等元素组成,选用泉州特有的刺桐红为主色调,聚集在一起的刺桐花瓣,传递出浓浓的泉州气息。原来这个校徽中饱含了学校的良苦用心:学校希望学子们在科中这片书香校园中成长成才。正当我陷入沉思时,一转身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操场上积极拼搏的身影,接着听到教室传出的朗朗书声,我瞬间明白了,这不就是科中校徽所蕴含的精神吗?

今天的探校之旅,让我更加憧憬和向往中学生活,我将在剩下的小学学习生涯中,用“明理明志、至真至诚”激励自己前行,努力学习,朝着目标奋斗。

★温暖如家的校园

□小记者 杨凤仪

(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五年级)

“怎样才能快速适应初中生活?”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学校老师详细耐心地解答,他告诉我们,入学伊始,学校会通过入学教育、小升初学科衔接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明晰自己中学的学习目标,同时,学校实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向选择,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辅导、在心理上得到疏导、在生活上得到指导”,从而实现从小学到中学的顺利过渡。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除了得到丰富的知识,更能感受到师者浓浓的爱,我不禁为如家般温暖的校园点赞。(指导老师:黄素娇)

   A01版:封面
   A02版:今日头条
   A03版:泉州新闻
   A04版:泉州新闻·时政
   A05版:泉州新闻·社会
   A06版:泉州新闻·直击
   A07版:泉州新闻·社会
   A08版:泉州新闻·社会
   A09版:省内新闻
   A10版:教育周刊
   A11版:金周刊
   A12版:创新
   A13版:亲子
   A14版:国内新闻
   A15版:国际新闻
   A16版:第一眼
打卡品质初中 到中学课堂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