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香盈满入秋来 |
■刘兰根
立秋,十日割早黍。
立秋时节,我又想起了家乡的黍子,以前母亲在农村老家每年都要种植几垅黍子,由于黍子的产量低,所以舍不得多种。
黍子的生长期只有两个多月,在入秋后,天气炎热时,母亲开始收割黍子。如果收割不及时,黍子粒就会落到地上,成为“落黍黍”,第二年会长成莠子,结不成籽粒。
收割后的黍子颗粒饱满,光泽硬实,拿在手里有沉甸甸、滑溜溜的感觉。脱皮后的黍子为淡黄色,比小米稍大,碾压成面后,就是黄米面。
脱粒后的黍子苗是刨笤帚的好材料,放到冬天,村里来了刨笤帚的手艺人,母亲拿出黍子苗,能刨成好几个笤帚,扫炕用,特别好用。
入秋后正是农忙时节,母亲没有时间去辗黄米面,她把小半碗黍子用擀面轴辗去外皮后,与小米同煮,黏香的黄米、小米饭,非常美味。
母亲常常把黍子装进枕头里,给我们姐弟使用。我们小时候每人都有一只黍子枕头,母亲说黍子性寒,夏天用黍子枕头凉快,后来我通过查资料,知道黍子枕头还有改善睡眠质量、矫正睡姿、消除疲劳、健脑益智等作用。
我的儿子出生那一年,是母亲最后一年种黍子。她用刚收获的黍子给儿子做了一个小枕头。如今18年过去,这个小枕头被我一直珍藏,那黍子也从未生虫。每次当我捧起时,那柔软的枕布,那滑动的黍子,就像母亲贴心的爱,一遍遍流淌。
用黍子面做成的黄米糕,香、甜、黏,非常美味。过年时,母亲经常揣上红枣给我们蒸黄米糕吃,“二月二”,母亲把蒸好的黄米糕沾着香油揉成小剂子,包上红糖,用油炸着吃,叫作煎“灯盏儿”。趁热吃,外酥内黏,还有香甜的红糖流出来,那美味,比点心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唐代诗人孟浩然应该也吃过新收下来的黍子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黍子,在古代被认为是上等的粮食,属于五谷中的一种。又称稷、糜子,在我国种植历史大约有一万年左右。诗经中有关黍子的诗句:“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我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
在北方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说法,意思是说,黄米糕更能抗饥耐饿,但是黄米糕不好消化,体弱或是运动过少的人还是应该少吃为好。
用黄米面蒸成的窝窝放了红枣儿,香甜味美。那时候一吃黄面窝窝,老人们就爱说那句流行的俗语:“傻小子,二不愣,黄面窝窝就大葱。”用葱的辣来衬托黄米窝窝的甜。而用碾子子磨的黄米面味道更纯正、黏度更好,在一遍遍的碾压中,那黍米的香气早已漫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