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A08版:教育周刊
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泉淮社区“百草园”
探秘非遗瑰宝 感受中药文化
观看宣传片,了解万应茶的制作工艺。
走进泉淮社区中草药盆景园,辨识制作万应茶的几种中草药。
顾丽凤为小记者介绍万应茶
王活舟老先生为小记者介绍制作万应茶的23味中草药

■早报记者 颜雅珍 实习生 庄以洁 文/图

近日,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分批前往泉淮社区,在虎标万应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活舟及第四代传承人顾丽凤的带领下,了解它的历史由来、制作技艺、特殊功效等。

小记者不仅现场品尝它的风味,还走进泉淮社区中草药盆景园,近距离见识这里的中草药,学会辨认制作万应茶的几种中草药,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历史悠久的万应茶

□小记者 王晶晶(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四级)

走进泉淮社区,听了王活舟爷爷的介绍,我对药茶有了更深的了解。

王爷爷告诉我们,虎标万应茶始创于1898年,是泉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百多年的薪火相传,如今已有五代传承人,蕴含了深厚的茶文化和闽南民俗文化。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知这种茶以红枣、山楂、紫苏、茯苓等23种中药为原材料,选用上好的乌龙茶,经过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我们有幸品尝了一番,发现它味道甘甜,据说具有提神、解渴、清热解毒、健脾润胃等功效呢。 (指导老师:曾小草)

★一茶万应

□小记者 胡一鸣(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

开始泡茶啦!只见传承人顾丽凤老师将茶剂置入壶中,倒入煮开的热水。茶剂在经过一番冲彻、翻腾后,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取来一杯,嗅着茶香、吹散热气、喝了第一口,淡淡的茶香扑鼻;第二口,细细品尝,一种甘甜的味道满溢心间;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我顿感神清气爽,回味无穷。怪不得万应茶深受大家喜爱!

万应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虎标万应茶的传承人,王活舟和他的儿孙、儿媳竭尽所能地守护它,他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指导老师:章志军)

★纯手工制作的茶

□小记者 柯嘉睿(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这次参观中,我得知虎标万应茶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王活舟爷爷不仅沿袭了祖辈的传统制药技艺,还进行了改良创新,我不禁对他的探索精神感到敬佩。

在王爷爷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虎标万应茶的制作十分复杂,23味中草药经过十几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制作而成。我们还听说在制作过程中,药粉的混拌非常重要,不仅费时还费体力。每次混拌一味药粉都需要搅拌到药色相同,共要经过22次的药粉混合摇制。烘干时,大约要经过8个小时的木炭烘焙……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听起来可真辛苦啊。

★刺桐城里品药茶

□小记者 易昭臣(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这次参观中,我们从王活舟爷爷的口中得知,他所生产的虎标万应茶,是创始人王金马得到来自五台山的药方后,又经过反复试制,精心研制而成。

听说虎标万应茶是由紫苏、泽舍、茯苓、白术、甘草等23种地道的中药材与上等乌龙茶,经过切片、破碎、过筛、混拌、炒制、焙笼、晾干、包装等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剂,我特别想品尝一下。

接过茶杯,我迫不及待地品了品,确实口感甘辛。据王爷爷说,这茶水还具有祛暑解毒、防治四时感冒、调理肠胃的效果,这刺桐城里的茶果然名不虚传。

(指导老师:陈晓艺)

★乐献爱心的老人

□小记者 徐子峰(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

“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是闽南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制茶工艺因此源远流长。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可不是一般茶叶,而是一种药茶——虎标万应茶。

据说,虎标万应茶是创始人王金马从《本草纲目》中得到灵感,经过多年研究所得。传说在过去的一场疫情中,万应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众人纷纷称赞此茶如猛虎下山一般赶走病魔。在我们全神贯注地观看纪录片的时候,细心的王活舟爷爷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杯万应茶。它的汤色看上去明亮清澈,入口甘醇,还带有一丝清凉。

据说,王活舟老先生不仅热衷研究药理,还乐于献爱心,经常带领传承人投身公益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指导老师:曾小草)

★从百草园到万应茶

□小记者 王羽墨(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鲁迅先生笔下有一个百草园,那是先生念念不忘的童年,也牢牢刻在很多人的脑海深处。

泉淮社区里也有一个“百草园”,它就安静地隐藏在人来人往的楼房里,平日里由几位喜欢药草的老人家照看。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一个个人,一株株草在这里汇聚,终于化成一个绿色的空间。殷殷的人们,用心呵护一片翠绿的天地精华;青青的百草,化身为守护人们健康的可爱精灵。

此次我们应邀参观这个“百草园”,认识各类中草药,并有幸听取了虎标万应茶的第三代传承人王活舟老先生,为我们介绍虎标万应茶的制作技艺及其所用到的23味中草药。万应茶“有病治病,没病养生”的理念深受人们的喜爱。

★让中草药走进千家万户

□小记者 陈羿昊(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虎标万应茶的制作过程十分烦琐,需要经过破碎、过筛、混拌、炒制、烘干、晾干、包装等步骤。此次活动我有幸品尝,发现它入口微苦,随后回甘。传承人王活舟老先生赠送了我们每人一包茶剂,带给家人品尝。别看它外表普通,实际上内藏乾坤。据说在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闽南出海带两只“虎”,走遍东南亚都不怕。其中一只“虎”说的就是虎标万应茶。

当天,我们还走进泉淮社区中草药盆景园,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草本植物品种比我们学校百草园里的还多,而且有很多草药我都没听说过,如九层塔、猴尾柱……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制作万应茶的各种中草药,有的小记者还品尝了无花果,甚是有趣。希望我们的中草药文化能走进一个个社区,走进一个个家庭,一直传承下去。 (指导老师:陈晓艺)

   A01版:头版
   A02版:今日头条
   A03版:泉州新闻
   A04版:泉州新闻·社会
   A05版:泉州新闻·社会
   A06版:泉州新闻·社会
   A07版:省内新闻
   A08版:教育周刊
   A09版:健康养生
   A10版:健康养生
   A11版:夕阳红
   A12版:投资理财
   A13版:国内新闻
   A14版:国内新闻
   A15版:国际新闻
   A16版:第一眼
探秘非遗瑰宝 感受中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