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05版: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非凡十年绘盛景 泉商向党谱新篇●民企篇
激发活力 成就泉州城市奇迹
2022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现场。(陈晓东 摄)

十年来,泉州市工商联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厚植开放,做大做强泉商“朋友圈”,助力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研发投入、九成城镇就业和九成企业数。对泉州而言,民营经济的发展分量重、贡献大。十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风险挑战,泉州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企业家队伍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努力实现新时代新飞跃,先后荣获了全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城市等荣誉。

实业为本

创新驱动

泉州多年来始终坚持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家居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作为“晋江经验”发祥地,泉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的嘱托,多年来始终坚持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家居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写出了极具想象力的光阴故事。

在泉州企业家心里,大都有着朴素的实业信念。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单位盼盼食品的创始人、董事长蔡金垵说“小土豆,大文章”,做好每一片薯片,一样可以站在世界面前为中国代言。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单位劲霸男装的创始人洪肇明把家里的两扇门板卸下来当作“裁床”,“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得了”是他专注夹克衫制造的深刻体会。“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秉承工匠精神,专注在服装产业和创造消费者价值,坚持一针一线做好每一件衣服;谋划清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坚定使命愿景,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用心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来彰显品牌力量。”据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周少雄介绍,七匹狼在多元化方向拓展的路上,始终聚焦核心主业,坚守实业“主阵地”,不忘源忘本。

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单位安踏集团从50万元起家,坚持认真做好每一双运动鞋和每一件运动服。在“晋江经验”提出后,安踏步入发展快车道,从年营收还不到3亿元,发展到493亿元,国际排名前三。今年上半年,安踏实现营业收入259.65亿元,首次超过耐克中国半年营收,成为中国运动鞋服新晋“一哥”,这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在与国际体育用品集团竞争中迎来的又一里程碑,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安踏多年来的坚守实业和创新发展。据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透露,截至目前,安踏研发投入累计超56亿元;预计到2030年,研发投入将累计达200亿元。“企业紧跟时代,时代成就企业。安踏集团十年来的成长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品牌蝶变的真实写照。”李玲说,作为民营企业,安踏将继续不遗余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视创新、舍得投入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泉州众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法宝。今年5月,由第十至十三届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许连捷创办的恒安集团旗下恒安智能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将通过延伸上下游价值链,高标准建设集上游原材料、智能生产、智慧仓储、智能分拣及其他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卫生用品产业园。“通过搭上‘数字快车’,我们公司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变革,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表示,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其旗下的卫生巾、生活用纸、纸尿裤等主导产品的占有率在国内市场保持前列。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晋江经验”历久弥新、充满活力的精神密码。当前,以纺织服装、鞋业、卫浴等为代表的泉州传统企业已纷纷走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之路。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石墨烯应用端材料创新研发,石墨烯防腐涂料打破国外涂料巨头垄断局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九牧集团将尖端科技与卫浴、家居产品相结合,能够实现如厕、洗漱、沐浴的全场景自动化……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放眼泉州大地,一座座智能化工厂拔地而起。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有近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使用新型智能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超50%,平均减少劳动用工40%。目前,泉州已培育出九牧厨卫、百宏聚纤、柒牌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13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工厂)67家、智能车间148个、智能化生产线超千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3500家以上。

做大做强

泉商“朋友圈”

十年来,泉州市工商联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厚植开放,泉商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研发投入、九成城镇就业和九成企业数。对泉州而言,民营经济的发展分量重、贡献大。

泉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多年来市场主体数量井喷式增长,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0万户大关,居全省首位。而放眼全球,泉州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遍布950万泉籍华侨华人,成立了上千个侨团组织和260多家异地泉籍商会,200多万人在外经商。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党委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十年来,泉州市工商联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厚植开放,泉商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持续推进回归工程。泉州市工商联成功举办了异地泉籍商会回归创业恳谈会、泉商新春座谈会暨回归项目专场对接会等,并联合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活动,先后开展江浙沪产业链对接恳谈会、泉州市外资专场招商推介会、泉州市产业链招商季行动、泉州市粤港澳招商推介会等多场产业对接和项目推介会。做大做强泉商“朋友圈”。泉州市工商联积极推动民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与日本、阿联酋、斯里兰卡等30多个国家、地区的商会组织保持常态化联系;搭建“走出去”+“请进来”合作平台,先后协办参与了“一带一路”国企民企走出去协同发展论坛、世泉青创新创业发展论坛、福建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对接做好国内20多个省市等经贸考察团的访问交流活动和韩国光州广域市、香港投资推广署等商务考察活动。

当前,泉州正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让民营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富集、平台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化。

泉商这十年·感言

泉州上饶商会 会长:张治君

饶商奋进 与泉同行

十年来,泉州以主力军担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GDP万亿城市”的历史跨越。成立于2014年9月26日的泉州上饶商会,正是泉州非凡十年的见证者、亲历者。

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见证泉州上饶商会的奋斗与进取。在创会会长计红日、现任会长张治君等带领下,商会荣获泉州市委统战部、泉州市工商联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上饶饶商联合总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以及泉州市“四好”商会、福建省“四好”商会等荣誉。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泉州上饶商会荣获“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商会”,这也是目前驻泉异地商会中的唯一一家。张治君介绍说:“成立以来,我会始终秉承‘秘书处是重点,脚踏实地、用心服务;班子是核心,团结求是、创新进取;会长是关键,带好头、树榜样’的商会文化建设,充分团结十几万在泉上饶人,共同参与、推动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泉州上饶商会首创的“积分制”,将会员参与社会慈善公益、商会组织建设及运行等工作,量化为具体的积分,并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积分成为评价会员贡献度、参与度的第一准绳。这一制度,不仅得到市工商联的认可,也成为不少泉籍商会学习借鉴的典范。

“我会所取得的种种成绩,离不开市工商联的支持与引导。作为泉州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市工商联帮助我会充分融入泉州商会大家庭中,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与扩容,并积极协调政府部门,解决商会及会员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为商会、企业发展提供切实的助益。”张治君进一步说道,“市工商联还积极为我们提供参政议政的机会,引导我们参与到泉州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让个人、商会的奋进融入泉州的时代征途中。”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张治君表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不仅是对过去发展成就的总结,也将开启新时代的奋进征途,我们真挚地祝福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将为这一目标贡献个人与商会的点滴力量!”

   01版:封面
   02版:重 磅
   03版:特别报道
   04版:特别报道
   05版:特别报道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特别报道
   10版:财经观察
   11版:财经观察
   12版:专题报道
   18版:影像簿
   19版:城事记
   20版:广 告
激发活力 成就泉州城市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