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路 “商味”十足 |
| ||
| ||
| ||
| ||
|
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跨过百年悠长岁月的中山路,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记载着泉州一段波澜壮阔的商业变迁史,沉淀着泉州深厚的人文精神,更缔造了属于几代泉州人的特别记忆。在文史爱好者手中的老照片,中山路百年商业风云及百姓生活画卷带着厚重的历史印记,诉说过往的繁华景象。如今,在文旅元素的融合下,中山路带着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荣誉,演绎着新的文旅脉动。
回首百年中山路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是1960年董必武来泉州时留下的诗句,其中,“南北一条街”指的就是中山路。与伫立近千年的东西塔一样,中山路也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在千年古城,百年中山路或许还很年轻,但这条贯穿整座泉州古城经脉的道路,是泉州古城的核心区域,见证着泉州从盛唐至今的文脉、商脉,从未中断。中山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它就是泉州最热闹的街区,后经历代扩建延伸,形成至今北到泉山门、南至德济门,全长约2.5公里的街道。
20世纪20年代初,为改善泉州古城交通落后的局面,泉州拆城辟路,由知名华侨投资改造建成独具南洋风格的南北大街,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作为泉州老城区第一条拓宽的马路,中山路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保护,让老城区“十字形城市框架”得以完好保存。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南洋式的建筑精华,是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自建成以来,中山路一直是泉州人气最足的商圈。20世纪50年代初,泉州市百货公司的成立,带动了百货商场商圈的崛起。彼时,泉州名气大、上规模的百货业、图书文具业、照相业、甘味业、药业、金融业、制花业、电影业大多汇集在这条路上。如今,仍有许多留存下来的“老字号”旧匾额,见证了中山路的繁华商业史。
中山路两侧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有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从北向南有泉山门、威远楼、钟楼、基督教泉南堂、府文庙、花桥慈济宫、天后宫……还有虽未列入文物保护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十几处。为了保护中山路古街历史风貌,20世纪90年代,历经风雨的中山路首次进行洗脸式整治,整治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继承特色、保持完整风貌、沿袭历史文脉为原则。2001年以来,中山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再被看到,先后获得了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等荣誉。
百年的岁月流逝,浓缩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也让今人得以窥探中山路的发展变迁。从泉州文史爱好者黄强收藏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清末中山中路上牌坊林立;20世纪20年代,中山路一带仍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和牌坊;从20世纪50年代的照片可以看到,彼时的中山南路非常繁华,各种商场、商行、银行林立,泮宫北侧是著名的泮宫百货(九间),泮宫口是当时中菜市场的入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钟楼左侧的泉州饭店,另一侧的钟楼百货……
文旅元素赋“新生”
上个月,载誉满满的中山路再获一项国家级殊荣。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公告,泉州中山路旅游休闲街区光荣上榜。而在去年8月,住建部在北京举办《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一辑)》新书发布会,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街区活化类示范项目。
彼时,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及评审专家认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在活化利用类方面值得推荐,做到了精准指引。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创新性地从传统“一层皮”式整治向街区纵深进行延伸,从建筑立面延伸至房屋,从街巷延伸至院落,从空间环境改善延伸到街道消防、排污、交通等一系列功能的完善与整治,以“绣花”功夫推动街巷微更新,切实提升老城居民的人居生活品质。同时,合理活化利用老建筑,推动街区业态升级,为街区注入持续的生命力,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百年中山路,正凭借文旅资源的富集,已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例如,在今年元宵期间,“丹宁温暖兔”等巨兔亮相中山路及周边,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打卡。同样是在元宵期间,由泉州市工商联会同市文旅部门举办2023年“我为泉州添灯送福”元旦元宵灯会活动中,各级商(协)会和民企共报送参展花灯200余盏并集中亮灯中山路,成为中山路商业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荣宝斋,将与鲤城区携手打造荣宝斋文化馆项目,择址于中山中路192—194号新华书店旧址,预计下半年开业。届时,双方将积极链接优质资源,引进更多高质量的文创品牌项目落地古城,携手打造古城新的文旅IP。
如今,漫步在中山路,整个街区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鲜明,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演艺、非遗展示、地方老字号、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是夜购物、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娱乐、夜健身等多样业态的集聚区。(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