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在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翁庆强老师正在用一把简易的电推剪给男老师们轮流理发。
疫情期间,天气炎热,该学院的老师们忙于后勤保障工作,主动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时间,很多人连轴转10多天,经常汗流浃背,头发长了也没空打理。这一回,他们索性都剃了寸头,可以节约更多时间,与疫情赛跑,更好地投入到防疫后勤保障工作中。寸头象征着抗疫不松懈的决心,也是下阶段压实责任加大力度保障复学复课的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57名教职工从3月13日起响应学院号召,陆续集中入住学院参与抗疫,成为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锋”。他们来自不同职能部门,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他们都是抗疫一线的战斗员。
全力保障核酸检测
大多数老师住在办公室,或是支起折叠床,或是在沙发上将就着休息。“疫情突发形势严峻,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全院师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后勤管理处负责人骆鹏飞面露疲色,但目光依然坚毅。
3月13日起,响应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学院开始封闭管理,每天或每48小时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截至4月5日,学院已开展12轮全员核酸检测和4轮新冠抗原自测,结果均为阴性。
每次核酸检测间隔时间短,最近三次间隔为24小时且均在凌晨开始,加上接受检测师生基数大,每次检测至少需要5至6个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骆鹏飞说:“如果早上6点开始做核酸,我们4点就要准备。”后勤管理处协同党政办、网络电教中心、保卫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周密部署场地布置、人员分工、现场管理、全程消杀、班级调度、接送医务人员和检测物资等环节,确保检测有序、安全、高效、不漏一人。网络电教中心的吴志森、郭灿杰、张欣晨、蔡鑫明、庄宏元等6位老师,既当程序员,也当后勤员,积极参与秩序引导、运送封管箱、为医护人员配餐等工作,为保障核酸检测倾尽全力。
检测结束后,他们还为医务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师生们准备餐点。往往全部工作完成后,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半。而核酸检测,只占后勤服务工作的一部分。
用心护航“衣食住行”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保障坚持“服务靠前一步、贯通最后一米、满意提升一度”的理念,让师生在校安心、顺心、舒心。
疫情期间学院取消堂食,食堂稳定供应在校师生的一日三餐。后勤处听取师生所需,及时与食堂沟通协调,打包一律免费,餐盒费用统一由学院承担;菜品加量不加价,为师生提供更多菜品选择。
学院不断强化物资保障。第一时间采购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水等防控物资,有效保障健康观察场所、校园门岗、学生宿舍等重点一线场所使用,并及时补充库存,确保物资充足。截至4月4日,共发放21万个口罩。
为保障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后勤管理处主动联系鲤城区定点商超,由网络电教中心王丽兰协助,利用超星学习通实现“云”采购。学生们线上下单,后勤员将订单提供给商超,进行统一订货,运输至学院后,在校门外完成消杀后根据不同宿舍楼栋进行分拣、派送,打通物资配送“最后一米”。
学院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将病毒隔离在校园之外。对一切进入校园的外来物资全面消杀,进行二次运输。3月中下旬的天气冷热不定,加上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各类物资到达学院的时间常常是深夜。后勤人员在校门口,顶着夜晚的寒冷和风雨,一箱接一箱地搬运,等待全面消杀完成后,再转运至校园内。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消杀2次,加强规范消毒、通风换气,确保复课复学具备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
“云端”守护精准高效
基于多年“数字校园”建设成果,网络电教中心以数据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服务为导向,书写“数字抗疫”的经贸实践。
全体人员快速响应,用专业力量保证服务工作顺利运转。薛黎莎负责钉钉打卡,每日根据属地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进行更新,汇总1万余名师生的基本信息、健康填报信息等数据。黄怀东平时是学院办公电脑维护的“高手”,疫情期间,他的电话成了“服务热线”,集中住校、居家办公和居家上网课的老师遇上电脑故障或问题都第一时间找他。王丽兰协助督导室监测线上教学大数据,提供相应技术支持。截至4月3日,线上教学已开展3周,上线课程数396门、学生数10835人、教师数389人。
网络电教中心为了校园封闭管理,更改学院大门门禁规则,守好第一道防线;调整“一卡通刷脸支付”为“付款码”无接触支付;与老师们分享线上直播攻略,让线上授课更顺畅;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发线上“云”采购功能……网络电教中心让数据“跑起来”“顺起来”,让学院静态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云端”贴心服务,也为线下复课复学无缝衔接做好准备。
应对突发疫情这场“大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障队伍同舟共济、并肩战斗,展现了专业能力与协同合作能力,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从严从紧贯彻每一项疫情防控任务,为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创建“无疫学校”和平稳有序推进复课复学提质续航。
(林仕晖 杨绿遥 骆鹏飞 肖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