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赶上去!4月10日起,在我市各个商超、外贸企业、电商园区……泉州市商务局紧急成立的商务复工复产小组兵分多路,部门一把手走前列,各分管领导带队,依据行业及区域分头下沉,带着政策进企业,了解复工复产遇到的各种问题,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保供应、保安全,政企合力按下泉州经济“复苏键”。
□本报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林文荣 文/图
挂钩帮扶 靶向纾困助复工
快、准、严、实、细,延续前期防控保供的执行准绳,泉州市商务局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对原有“4+5”的保供工作机制(前方派出4个巡查组下沉一线,实时实地了解物资供应情况;后方成立5个工作组协调物资调度、人员出行等问题,全力确保市场供应有序、运转高效、配送快捷)进行调整,按照“抓主动、抓明晰、抓思路”的要求,重点围绕“两稳一促”,设置启动外贸复工组、商贸复工组、电商复工组、外资复工招商组、宣传舆论组,以及4个巡查督导组,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推动商务领域复工复产。
每到一个地方,各工作组都会向企业分发三本手册,即《疫情防控期间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导则》《防疫、安全生产、复工复产检查手册》《省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及申报指南汇编》。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市商务局在有序做好民生物资保障的同时,早早就开始谋划商务领域复工复产工作,研究制定了这些指导手册,着眼于“两手抓”:一手着力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手着力抓商务经济“复苏”和“回补”。
“我们要发挥一盘棋的作用。”泉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市商务局正通过建立电话热线、电子邮件、微信群等问题反馈渠道,指定专人做好商务复工情况、需协调解决问题的收集工作,并进行分解、落实、跟踪。实行局领导挂钩帮扶重点商务企业制度,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商务系统继续强化市场监测和运行调度,引导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加大生产力度、加强外调采购、开展产销对接服务等,确保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数量充足、价格稳定、市场有序。
商贸外贸 正逐步恢复生机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最先体现在商贸领域。
在安溪县的中闽百汇、新华都等大型商超里,顾客按照限流要求,正在有序购物;在德化县的南门农贸市场内,一个个摊位上整齐摆放着新鲜的蔬菜、食用菌、肉类,周边的居民一大早就前来精心挑选所需的生活物资……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主要商超、农贸市场正在有序开放,员工到岗率均超过七成。
餐饮方面,虽然大部分堂食仍处于暂停状态,但是外卖已进入复苏阶段。“餐饮行业有20多万从业人员,随着防范区逐步开放,保供餐饮店铺外的其他店铺也将有序开放。但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目前仍以外卖打包为主。”泉州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说。
原材料仓库内,叉车来往穿梭,工人们正在将一批聚丙烯原料装车发运;集装箱堆场上,起重机正将一个个集装箱吊装到大货车上……在晋江陆地港,记者看到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泉州有5200多家出口企业,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重点外贸企业关门却不停工,早早就备好原辅材料,实行封闭式管理,工人们集中居住在厂区内,加班加点作业。虽然遇到物流渠道不够畅通、货柜偏紧、员工跨区流动受限等情况,但目前我市外贸企业复工率已超80%。此外,泉州市8.25万家电商企业,除了安溪未受此次疫情影响正常经营之外,石狮、泉港、惠安、德化和南安等地的电商企业也正分批次有序复工。
对于我市外资企业,泉州市商务局多方面做好其复工复产服务和施策帮扶工作,近期对1036家在产外资企业一一进行调查摸底。据了解,在这些外资企业中,目前已有856家复工复产,复工率达82.6%。此外,泉州市商务局还利用云招商、屏招商,多举措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新增在谈外资项目5个,投资总额达2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