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泉州各地纷纷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泉州市各行业领域人才主动发挥“第一资源”支撑引领作用,立足本职工作、发挥才智优势,积极投身复工复产第一线,为疫情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黄颖 林晨
克难关强技术
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制鞋企业用工成本高、“用工荒”等问题如何解决?在泉州开发区,由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人才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柔性智能制鞋成型产线”,利用工业机器人、三维机器视觉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痛点。
“这次攻克了打粗、喷胶等工序的难点,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市高层次人才、研究院制鞋装备研发部副部长何钊滨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生产合格率达到99.95%。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校地合作共建的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才团队,在坚持利用微博、微信等线上平台提供石材加工技术咨询等服务外,还与企业技术人员同步深入工厂车间实地交流答疑,提供技术支撑。一个月来,该院累计设立7个相关产业化项目,申请15项专利,完成2个省级项目申报答辩,稳步推进石化产业产、学、研工作,同时与多家石材相关龙头企业就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达成协议。
聚合力优服务
奏好复工复产“协作曲”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不是孤舟,而是‘命运共同体’!”在丰泽,市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领秀文旅集团董事长张澍楠正忙着筹划启动“同舟计划”。
张澍楠表示,将联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链接企业与城市内外资源、资本合作伙伴,组建“同舟联盟”,在政府普惠性帮扶政策基础上,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支持赋能,助力企业疫后复苏。
“疫情后,不少企业面临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问题,我们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低利率‘援企纾困’金融服务。”市高层次人才、惠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林集琪表示。“惠安农村信用社云服务平台”第一时间上线,已为94家中小微企业发放纾困贷款4.07亿元;为69家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金额2.48亿元;主动加大“降息让利”力度,本年新增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仅为4.72%,较年初下降66个基点。
抓进度保质量
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
这段时间,位于泉港区的福建联合石化公司人才团队聚焦挖潜降本增效,结合疫情时期供需结构变化,着力提高装置运行经济指标,及时配合下游企业做出生产调整,认真执行最大效益生产方案。该公司生产调度模块、炼油、烯烃、储运、芳烃等各业务团队的近1700名专技人才,逐步调整负荷、做好分析监控,累计备燃料油库存约1300吨,节约减少能源成本约900万元。
在洛江区福建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现场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市高层次人才、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国强说:“如何把产能提上来、把落下的生产进度补回来,成了我们现阶段工作重点。我们计划再招一些技能人才进来,把产能整个提升起来。”
在石狮,高新区的福建中科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已将复工复产后的首批货物交付给客户。疫情期间,该企业的客户订单饱满,业绩不降反升。复工复产后,市高层次人才、公司董事长苏辉立刻组织100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及时协调客户,将产品装车发往福州、深圳、绵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