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谁最焦虑?爱美的年轻人定在其中。东施效颦被笑话了几千年,可今天想来,她或许只是一个不想“与素颜和解”的小姐姐。如果说,东施只看见隔壁西施,尚且无比焦虑,现如今,社交平台堪比大型“斗美场”,就算你天生丽质,也总有一款焦虑适合你。时下,又到了毕业季。根据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存在容貌焦虑,女生对容貌的不满意比例要远远高于男生。(中青网)
的确,如今“容貌焦虑”成了热门话题。如果从微博搜索“容貌焦虑”相关话题,便会发现阅读量超过10亿次。从留言上看,很多人都表示对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尤其是那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容貌焦虑可以用镜像效应来解释。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即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在“颜值即正义”等商业鼓噪下,有钱的没钱的年轻姑娘基本上都会去做美容。没钱的年轻姑娘更成了街边美容院的目标用户。在她们看来,双眼皮、垫鼻梁这些属于“微调”,不算什么手术,而且花费不多,又没有什么痛苦。然而这种随意、草率、鲁莽的美容行为有可能给其人生埋下隐性的祸根:既耗费金钱,还损害了原本的容貌与健康。有人为瘦腿切断小腿神经,有人为了瘦身每次吃完东西都催吐造成食道损伤,有人因节食而出现厌食症等,都是极端容貌焦虑的表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医美无可厚非。可是因为容貌焦虑而过度医美,甚至整容成瘾,则可能因整容欠下巨额整容贷,同时伤害身体。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会平添容貌焦虑呢?有专家分析,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在初入职场前,认为美丽俊俏的容貌对取得好工作很重要,又时常会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有机构统计毕业生的求职花销,用于购买服装和美容的费用,远比用于职场培训的钱多得多。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违背健康理念的审美观念大肆传播,从“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到“A4腰”,传播容貌焦虑的话题步步升级。而这背后,常常能看到美妆、美容和医美的营销影子。一些机构制造“容貌焦虑”,刻意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误导消费者。于是在互联网上,“美丽加持术”时时作弊,在美颜滤镜、P图神技的作用下,美女们争奇斗艳。
医美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乱象。一些经营者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对资质荣誉、产品功效、整形疗效等进行虚假宣传。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办了一批医美市场不正当竞争案件,着力规范医美市场竞争秩序,彰显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医美市场乱象的决心。
只要是清醒的人,都不会将容貌与能力的关系直接挂钩。其实,真正的“美”在于对自己的自信,在于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产生容貌焦虑时,不要太多地去在意,要换个思路去直面它。要重建自信,找到除了外貌以外的自信来源,比如学业、成就等。要学会独立思考,抛掉框住自己的容貌焦虑枷锁,拥抱多元的审美,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