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美国两项与粮食相关的政策颇为引人关注。4月12日,美国宣布6月到9月开放高乙醇含量汽油销售,以控制油价。4月27日,美国又宣布向因俄乌冲突而受到粮食安全威胁的国家提供价值6.7亿美元的粮食援助。有分析称,美国大规模应用乙醇汽油,或将再次引发全世界“人汽争粮”的矛盾,抬升全球粮食价格,增加粮食进口国进口成本。
生物能源是美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用来调节能源供求的重要手段。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以豆油为主要配置原料加工生物柴油,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美国粮食市场与全球粮食市场紧密相连,预计2021/2022年度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总量为1.36亿吨,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总量预计为485万吨,对世界粮食市场影响巨大,会进一步扰乱全球粮食供应秩序。
生物能源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对于实现能源替代、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用粮食加工转化来提高能源供应和利用效率是一些粮食生产大国比较通行的做法。除美国外,欧盟、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巴西也在发展生物能源,用玉米、甘蔗加工燃料乙醇,用豆油、橄榄油、菜籽油等加工生物柴油。预计2021/2022年度,美国、巴西等国用于加工燃料乙醇的粮食高达3亿吨。
有分析称,能源价格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粮食价格。能源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推动柴油价格、化肥价格和电力价格上涨,成为推动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生物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石油价格,当石油价格过高时,发展生物能源有利可图,就会有更多的粮食流入能源领域;当石油价格过低时,生物能源就无利可图,发展生物能源的积极性就会消失。
专家分析称,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并存交织的困境,能源价格快速上涨,波及能源安全;粮食价格过快上涨,伤害的将是粮食安全。美欧等国通过发展生物能源达到遏制燃料成本飙升、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在当前全球粮价高涨的背景下,难免会形成“人汽争粮”的尴尬局面。 (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