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专 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5月7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高擎党旗风帆劲 白衣为袍担使命
——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新冠救治定点医院抗疫纪实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福建工作组在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例会
核酸检测不停歇
护理及感控督导一同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全省首例新冠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
医护人员纷纷请战
火围山方舱医院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为感染者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
传染病院区战疫先锋队全体队员

自3月泉州疫情发生以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党委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扛起了泉州市新冠救治定点医院重任,带领全体员工昂扬逆行,在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在火围山方舱医院,在传染病院区,在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在一次次外派核酸采样及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中,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谱写了一首激荡人心的抗疫诗篇。

挑重担、当主力 跑出新冠救治的“泉一速度”

昨日,泉州市第一医院传染病院区最后一名新冠感染者顺利出院。至此,历经55天的坚守奋战,市第一医院圆满完成泉州市新冠救治定点医院任务,收治的2563例新冠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出院。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3月,泉州疫情发生后,泉州市第一医院党委深刻把握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闻令而动,全员动员燃起定点医院疫情防控与救治的主力炬。

3月13日,紧急召开动员部署会,启动城东院区作为泉州市新冠救治定点医院,本着扁平化的组织管理原则迅速成立了医疗救治组、护理管理组、院感组、后勤保障组、综合组等五个工作小组,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火速在24小时内腾空病房,平安转移973名住院患者。3月15日,正式收治全市的新冠肺炎患者,仅5天,城东院区就开放21个病区920张床位,最高峰收治患者908人。创下了该医院历史上开区时间最短、收治新冠患者数量最多的纪录。

疫情来势汹汹,救治分秒必争,3月18日,该院再次组建专班参与全省首个方舱医院——火围山方舱医院的建设,并于3月20日启用后全面接管。在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同时,通过落实“问题清单责任制”,先后汇编成包括《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制度》《火围山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制度》等数十份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预案等,确保了新冠患者救治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和同质化。

千磨万击还坚韧 锻造精准施治的“医护样板”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是沙场上奔袭的节奏,也是抗疫前沿定点医院践行“快、准、严、实、细”要求的真实写照。

疫情期间,坚持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根据第九版诊疗规范及各级专家的指导,对患者采用一人一策,中西结合的方式精准施治。建立了国家、省级专家病例讨论会制度,组织院内会诊575人次,日最高会诊次数达65次。从各县市区的联系转运到急救中心对接,从急诊预检分诊病人的信息核实到病区床位的沟通,该院医务部累计进行了2563人次的信息核对,单日高峰达263人。为了让医疗更具温度,工作人员协调调整家属床位92次,为了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累计分流患者近千人次。

同时,针对老人、小孩、孕产妇等特殊的病例,提供个性化治疗,专门组建救治专班。先后有2名感染新冠的产妇在隔离产房成功接受剖宫产手术,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医院启动了新冠肺炎阳性孕妇分娩应急预案,全力护航母婴安全。两名产妇平安诞下一男一女,凑了一个‘好’字,这美好的寓意给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带来极大的信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此次疫情中,医院护理部的900多名护理人员勇当排头兵,投入到病人救治及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创新实行了由省级医院、定点医院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的双轨管理机制,更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培养了200名脱卸区的护理专职感控督导员,共监督进出隔离病区穿脱防护用品1.8万多人次。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在该院PCR核酸检测实验室里,24小时不停运转,让新冠病毒无处藏身。他们承担起了全员核酸及定点医院核酸及各类检测的任务。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累计检测核酸144万管,检测量居泉州首位。

初心所向聚合力 赓续堡垒先锋的抗疫精神力量

众志已成城,风展红旗如画。疫情发生后,该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倡议, 一声声“我可以”、一份份“请愿书”,串起一次次的向危而行、义无反顾。一个多月来,该院629名党员带头坚守,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先后成立临时党支部1个,组建党员先锋队21支、党员突击队4支,在火线淬炼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

3月15日,109名党员医护带头进入定点医院红区,成立了18支医疗救治党员先锋队。面对复杂的患者年龄结构,在做好救治任务的同时,他们当起了临时妈妈,彻夜照护无陪护的幼儿;他们替代为人子女的责任,为老年患者翻身、拍背;他们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帮助与关怀。

在全面接管泉州市火围山方舱医院后,第一时间成立了火围山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45名党员分组建立党群志愿服务队,带动引领舱友们开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358名舱友积极参加舱内志愿服务活动;鼓励舱友参与绘画、写作、艺术表演等,打造出了一个极具温度的人文方舱。此举获得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省、市媒体争相报道。作为泉州首个方舱医院,此次疫情共收治了1166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零死亡、零重症、零院感、零复发、零事故、零投诉,患者满意率测评达98.8%,创造了泉州乃至全省方舱医院建设、治病救人的历史和模式。

奋战在传染病院区、核酸检测等一线的党员也先后成立党员先锋队。3月18日,由行政后勤人员、医学生等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按梯队、分批次,协助和支援隔离病区、方舱、驻酒店管理等,全力保障救治一线的有序运转。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3月27日,妇产科党支部党员伍丹丹临危不惧,为全省首例新冠患者施剖宫产手术。4月17日,她再次应战为第二例新冠感染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

4月16日,在短暂休整后,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林天来作为城东院区终末消毒医师评价组组长,又一次带队进入隔离病区,为快速恢复诊疗贡献力量。

使命在肩尽职守 当好战疫后方健康的守护人

疫情期间,该院还有千名职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以丝毫不减的服务热情,保障着东街院区、老年病院区、妇产院区的正常运转,在战疫后方当好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东街院区作为保障疫情期间百姓日常就医的定点医院,看似是后方,实则是隐形的一线。疫情期间,该院区发热门诊筛查出22例阳性病例。

面对来自封控区、管控区的危重症患者,他们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急诊医护人员不惧危险深入封控区救治晕倒在家的独居老人,护送封控区高龄产妇入院待产……3月31日,一名婴儿从高处坠落命悬一线,神经外科将其抢救了回来;4月3日,一名患者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医护人员将她从“鬼门关”拉回;疫情期间,东街院区多个学科更是完成了一场长达一个月的生命接力,救回了一名持续4天出现“电风暴”的心肌梗死患者……截至4月19日,急诊科累计接收急诊患者5897人次,其中抢救危重症患者826人次,收住院治疗579人次,出诊426趟次。

在老年病院区,作为封控区患者透析定点单位,每周二、四、六、日晚固定为封控区患者开展透析服务,即使是节假日也坚持满负荷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满足患者的透析需求。

严把控、强后盾 织牢感控与后勤的保障网

短兵相接、刀剑无眼,当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能够保护他们的只有身上的铠甲。而当医务人员踏上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他们拉起“最后一道防线”的是最严密的感控工作。

疫情开始时,该院在省院感督导组的指导下,分别制定系列感控工作制度及流程,指导隔离病区、隔离酒店等进行布局流程改造,满足收治新冠患者的硬件要求。

不疏漏任何环节,保护好每一个一线人员、坚守好院感防控红线,早已成为该院感控组达成的共识。他们远程视频与现场监督指导人员防护装备穿脱;在病区内外巡查、督查,形成每日问题清单,督促各流程人员改进及落实;对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核酸检测……感控组先后分批次对医务人员及第三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至今培训已达到3120人次。

默默扛起重压,为一线的冲锋攒足“底气”。疫情发生后,该院后勤组分工分组,组织7个施工班组对23个病区进行改造,以及改造三区两通道,确保定点医院及时投入使用。“定点隔离酒店和定点医院门诊核酸采样处及红区采样处、医疗废物一脱区、二脱区、穿戴区及洗衣房处,只要有建设的需要,施工班组都会立即赶往,疫情期间累计搭建185顶帐篷、吊装各类集装箱21个。”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疫情中,酒店管理专班当起隔离酒店“大管家”,负责送餐上门、往来接送、人文关怀等。安全保卫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安全卫队”,24小时值守,不间断巡逻重点区域,守护医护安全。此外,还有核酸标本运送、车辆清洁消杀、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维修调试……在抗疫战线上,每一个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都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琐事、难事,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织起了这场防控战役的保障网。

(苏凯芳 李珊虹 万馨璟/文 医院/图)

后 记

这是一场以信仰充实生命的洗礼、以担当淬火成钢的战疫、以传承赓续血脉的情怀,回顾战疫心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坚信笃定,在每一个坚守的岗位、每一条耀眼的火线,锻造出了腾得出、收得进、扛得起的医护团队,锤炼了有责任、有实力、有担当的干部队伍,筑起了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展望高质量发展宏图,在新时代的节奏、新征程的律动下,我们风起扬帆、接续奋斗,携手昂扬向未来。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专 版
   03版:经济·财富
   04版:综合新闻
高擎党旗风帆劲 白衣为袍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