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文珍)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日前,省工信厅出台《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动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技术难题,以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研发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重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推广,选拔领头羊、先锋队,支持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好,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实施方案》采取项目征集申报的方式,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针对重点领域攻关任务和技术需求,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产业新体系相关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服装等万亿级支柱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
在申报条件上,申报单位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具备较好的研发设计能力、科研条件和稳定的人才队伍,研究试验基础条件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良好的资信等级。申报项目应满足的条件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导向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创新性研发,能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符合节能、环保、安全等有关指标要求,具有较大市场潜力;技术水平先进,预期能形成较好的技术成果。《实施方案》提出,根据我省产业短板和急需紧缺的关键技术,每年发布征集申报通知,明确当年度申报的具体事项。
在资金补助上,《实施方案》明确,对入选的项目,综合考虑研发投入、团队实力、技术创新水平、预期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按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40%进行分档补助,A、B、C档分别不超过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入选当年拨付50%,验收通过后拨付剩余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经立项后,实施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因故无法完成的,最长延期6个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实施期原则上不超过24个月。
据悉,《实施方案》执行有效期至2024年,涉及资金奖补的有关内容适用年限为2022年至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