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有所扩大,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4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鲜果、鸡蛋和薯类价格分别上涨24.0%、14.1%、13.3%和11.8%,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猪肉价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
当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9.0%、31.7%和26.9%。
从环比看,4月份CPI上涨0.4%。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食品中,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8%、7.1%和5.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3.5%。
尽管4月份我国CPI同比、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华兴资本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称,考虑到生猪产能总体回复、出栏速度加快、猪肉供给较为充足,蔬菜进入产销旺季、蔬菜价格有望出现季节性回落,只要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保持稳定,预计我国CPI保持总体温和上涨态势仍然有基础、有条件、有保障。(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