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来泉州,探访了西街、中山路、开元寺,品香茗、吃美食、逛古城。泉州是一座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市井范的城市,是一座可以慢下来生活的城市。
我在西街去了几家小餐馆、沿街店铺,发现既有我这样的游客,更多的是就在古城生活的居民。我感觉自己不是处在一个景区,而是真正贴近当地的历史生活街区,这种舒服、亲切的体验特别好。人也是历史的载体,一代一代人在这里生活,构成了古城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历史到今天,泉州古城里还有很多居民在生活,这里既有阳春白雪的艺术茶馆,也有满足生活需求的杂货店,让人感受到了传神的城市气质。我们要保护真正的市井格局,保留烟火气至关重要,这样会让人感觉历史文化名城既存在于历史中,又生动地活在日常生活里。
去年,泉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走访过很多国家,位于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让我记忆很深,市政厅依然在古城里,居民安逸地生活。围着古城的城墙走,一路上看到正在晾衣服的居民,孩子们快乐地踢球,生活与历史达到自然融合。泉州可以借鉴杜布罗夫尼克古城的保护方式,行走其中能真实地触摸到历史,感觉在与历史对话交流,而不是参观展览馆里冰冷的陈列。活着的城市,有城、也要有市。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保留原生态的市集、市井格局,不破坏居民的原真生活状态,持续的烟火气,这让泉州城市呈现出“鲜活”的一面。
泉州是一个有实力的城市,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泉州人生活的富足和舒心。此前,我已经知道很多知名品牌都来自泉州,例如安踏、七匹狼、恒安等。我还知道泉州人爱拼敢赢,民营经济发达,充满活力,经济实力在福建省名列前茅。国家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改善民生造福于民,也希望能藏富于民,而泉州就是中国藏富于民的典型。
因为“底子”优越,泉州的城市发展应该站在更高、更远处考虑。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审美和需求越来越高,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也不断提升。以泉州古城修缮提升来说,更应该平衡好保留古老风貌肌理与现代化功能提升之间的关系,以绣花功夫更精细去保护提升,保存和延续文化韵味。泉州有实力把这座千年古城传承和保护好。
要把泉州推向世界,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练好内功。抓好城市建设、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加强与世界接轨、贸易往来、华侨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实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我能看出泉州的名气、名声都藏在每一个泉州人心中。说到自己的城市,每一个泉州人都如数家珍,为之感到自豪并为之努力、接续奋斗。从官方到民间都有了广泛的认知和意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城市推介,城市形象的国际化传播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本期执行:本报记者 谢伟端 殷斯麒 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