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勇不可当,威震四方。在泉州传统建筑内,狮子艺术形态也频繁现身,若以形态来看,有南狮、北狮、非洲狮等之分。它们成了民间信仰的一种图腾,被视为建筑物中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吉祥、胜利、纳福的化身。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福狮在寂寂流年中,承载、守望着泉州文化最深处的气韵与精髓。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守门狮兼具“迎宾”功能
由于狮子本身具有样貌威武、身躯庞大、吼声巨大的特点,自古就被人们视为一种神圣的物种。在漫长岁月中,经过民间艺术的加工后,狮子的形象逐渐升华成人们内心感情寄托的一种对象,希望它能护卫自己的安全并带来祥瑞。由古而今,闽人在修建殿宇、陵墓、桥梁、府邸、民居、园林建筑等时,总喜欢为其加入狮子元素。如此一来,福狮文化便与闽派建筑文化悄然融为一体。
“人们在修建佛寺、道观等传统建筑时,总喜欢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蹲踞守望,民间称之为‘守门狮’。建筑设置石狮子历来有一定规则,一般门左边的狮子,脚边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为雄狮;门右边的则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为母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市古建筑公司董事长蒋钦全介绍,明代及之前的闽南石雕狮,基本上是蹲坐型,以花岗石为基料,线条粗犷、流畅、刚健,口腔离析程度浅,头、背毛粗且具条形;雌雄成对,头部分别向两侧微仰,双眼圆瞪,神态威严。明代石狮子的代表作有:惠安崇武“三元宫”前的石雕狮,螺城北关的明狮,以及洛阳刘望海墓前的守护狮等,它们都反映出明代石雕狮艺术风格和特点。
“之前的北派石狮,一般是正面蹲坐、威武凶悍的形象。但到了清初,惠安五峰石雕圣手李周以‘转头狮’和青石雕开一代新风,赋予了石狮子别出心裁的样式和神韵。”蒋钦全说道:“生动活泼的南狮就此走上历史舞台,与传统北狮双峰并峙、各领风骚。”福州鼓山涌泉寺前的一对辉绿岩石雕狮,就是李周的代表作之一。另外,李周留在福州万寿桥栏柱上的18只“拳头狮”,同样是旷世佳作。狮子这一“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的猛兽,在惠安石雕艺匠手中,已演化成笑容可掬、温顺可爱的宠物了。
古人认为,石狮有阳刚之气,大门口摆放石狮可以起到镇宅化煞的作用,不过狮子的口必须向外。蒋钦全表示,闽南建筑门口的守门狮有的气魄非凡、威风凛凛;但一些民居门口的石狮子亦有笑靥粲然、极具亲和力的,这类石狮子实际具有“迎宾”功能,它们被赋予了祥和、迎宾的寓意。“福狮文化在闽南人生活中不但有‘辟邪纳祥’之功能,而且也有‘喜气迎宾’‘驻财纳福’等功能。特别是祠堂门口的福狮还代表闽南人的好客气概,以及爱拼敢赢的精神力量。”
望柱狮有极高艺术观赏价值
装饰在建筑物上的望柱头、柱基、菩萨坐骑等部位的小型蹲坐石雕狮,统称为“望柱狮”。望柱狮不但十分有特色,而且数量也大。这类雕件分布甚广,南北均有,尤以桥柱头、坟墓等构筑物上的望柱为最常见。这些望柱石雕狮作品,神情活跃,有的幼狮攀附在雌狮上,有的蜷伏在母狮脚下,憨态可掬;雄狮则胸肌饱满,肱股筋肉隆起,后肢盘曲,张口怒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泉州年代久远的望柱狮,如洛阳桥栏柱上的柱头狮,已有近千年历史,可惜这只高浮雕小石雕狮已风化严重,只能依稀辨其形。进入当代之后,影响较大的望柱狮,是由惠安石雕艺匠精心雕刻,安置在1984年建成的泉州大桥桥柱上的石雕狮群。这些设置在柱头上的石狮子活灵活现: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含情脉脉,有的身躯憨态,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有的腾空呼啸,有的趴地对峙……形态各异,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深受市民喜爱。
石像生是陵墓前陈列的人物或动物的石雕像。石像生作为仪卫性雕刻,通常置于墓葬的神道两侧,包括数量不等且对称的石人、石兽。有的陵墓前还置有望柱,以及相关的石碑、石龟趺座等,等级高的还有牌坊。陵墓建筑中的石兽常选用狮子、天䘵、辟邪、麒麟、虎、马、羊、牛、象、驼等造型。石像生对称式的雕刻手法,显示出极强的装饰意味,一般造型肃然,从而增强了石像生的威严与神秘。
在传统宗教建筑中的石雕狮和民居建筑中的门枕石的建筑功能具有相同之处,既有稳定门框的作用,又是门槛的支撑点;不同之处是石雕狮的形象威严,造型更加具象。南派石狮的造型一般为一对或蹲或卧的雌雄狮,二狮左右侧视,特别是雄狮胸披绶带,口含可以滚动的小石珠,足踩彩球,神态安详和蔼,表情往往是似笑非笑斜视着遥遥相对的雌狮;雌狮前爪抚摸着两只衔尾戏耍的幼仔,头向左仰侧,脉脉含情地望着“郎君”。南狮大多采用质地较韧、便于雕琢的青石来雕刻,细部雕刻十分精致,如泉州真武庙山门前的那对石狮子,就是南狮的典型代表。
福狮工艺内涵十分丰富
据蒋钦全介绍,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厅堂等主要建筑物的正脊,一般不分段,称“一条龙”。官绅大厝及宫庙祠堂在燕尾脊上再加吻兽作为装饰。吻兽陶制,呈灰黑色,立在脊端,称“龙吻”“龙隐”。一些民居正脊正中还有“镇风狮”,亦陶制,这“镇风狮”起的是辟邪、镇风以及祈求吉祥作用。
另外,剪粘是闽南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工艺,闽南还称之为“堆剪”“剪花”“贴瓷花”等。剪粘多安置于视觉焦点,有的是在屋顶上,有的是在墙上。屋顶的正脊、脊堵、脊头、规带、串角、排仔头、升颈脚、印斗等位置,是剪粘装饰的重点。闽南一些地区会在印斗部位安置倒爬狮、龙首、鳌鱼、狮子等剪粘物,同样起到装饰作用。
在泉州的街头巷尾,经常能遇见“石敢当”,其中有狮头石敢当、虎头石敢当等,也有一些素面无纹,只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这些石敢当通常设在巷冲之处的房屋墙上或门前,一般起到驱邪、禳解、“避冲”作用。房子若在两个巷子交会处,就会有两尊石敢当,面朝不同方向。石敢当信仰在闽南沿海尤为盛行,人们把石敢当看作平安的象征。正因如此,这些小小石块上也蕴藏着闽南的文化底蕴和乡土精神。
闽南传统建筑的形成,充分反映了各个时期的人民生活状况及建筑艺术水平。复杂的地形以及历史沿革、社会风俗、传统生活习惯的特殊性,均会在传统营造方法中得到反映,并在传统建筑工艺中得以尽情展示。蒋钦全表示,福狮文化能与闽南建筑融为一体,这本身就是长期以来民意的一种体现,其内涵和意义是极其丰富的。
闽南人的美好情感寄托
从近现代华侨民居来说,狮子形态也并不少见。石狮永宁镇中西合璧的旅菲华侨王立璇故居流光溢彩,屋顶烟囱以仰天的“狮子戏球”石雕作排烟口,活灵活现。红砖大厝是华侨成功与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他们历尽艰辛与坎坷的情感寄托,他们深知修身治家成大业的伦理,深知创业难守业难、继业更难的道理,所以他们在红砖厝的艺术装饰和文化氛围营造上下足了功夫,这“狮子戏球”排烟口同样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作为排水构件的滴水兽,则为闽南建筑文化注入了一抹特色。滴水兽常见于闽南番仔楼,它是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下的产物。从西方演化而来的滴水兽,在经历了从南洋到闽南的迁移之后,“入乡随俗”,在造型上、体量上,乃至色彩上都有了变化。相比西方怪兽式的造型,泉州滴水兽造型演变得更接闽南地气,并且融合了中国传统兽类辟邪的讲究,独具特色。从造型上看,泉州滴水兽常见的有狮子、老虎、麒麟、金鱼等形态,植物花卉造型的滴水兽也有。泉州狮子滴水兽有“辟邪纳福”的文化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