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屋脊 种类繁多
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宗祠、民居,传统建筑所搭建的屋顶形态万千,名称各异,比如,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庑殿式屋顶、攒尖式屋顶、卷棚式屋顶等,歇山式屋顶、攒尖式屋顶和庑殿式屋顶还细分为重檐屋顶和单檐屋顶。与不同屋顶相匹配的屋脊,虽多用瓦、砖、灰等材料筑造,但也有着正脊、垂脊、戗脊、角脊等不同名称。
那么,如何将不同名字的“脊”进行区分呢?对此,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姚洪峰介绍说,以常见的传统古民居为例,通常这类房屋的屋脊是由正脊和垂脊两部分组成,在闽南地区,人们也常将它称之为“中脊”,而垂脊则被称之为“规带”。其中,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从建筑的正立面看,正脊就是一条横走向的线。因造型的不同,正脊还分有大脊、元宝脊、清水脊、鞍子脊、过垄脊、扁担脊、皮条脊、镂空脊等。由于古民居的屋顶多为硬山式屋顶和悬山式屋顶,这两种屋顶除了拥有一条正脊之外,通常还搭配有四条垂脊,因造型的不同,垂脊还可分为铃铛排山脊、披水排山脊、罗锅脊,卷棚脊、箍头脊等。此外,与垂脊一样能够起到防止雨水流到墙面上功能的还有戗脊和角脊,其中戗脊是指歇山式屋顶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而角脊是指重檐屋顶下层房檐檐角的屋脊。根据曹春平所著的《闽南传统建筑》一书中的表述,在闽南地区,无论是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或是悬山式屋顶,除了正脊之外,当地常将其他屋顶上的脊称之为“归带”或是“规带”。
自古以来,能工巧匠常在屋脊的装饰上“大做文章”,从最初的简单式样,逐渐演变出成形式多样的缤纷脊饰。据民间流传的说法,屋脊上装载“配饰”的做法,可追溯到汉代,当时建筑风格多呈现为雄浑粗犷的形态。为让建筑愈加雄伟壮丽,匠人们便在屋脊上装饰多种动物形象,如在正脊中间装饰凤鸟、火焰珠,或是在正脊两端装点上鸱尾造型,以此寄托“厌火祥”之深意。后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后形成了“龙吻”,时常出现在宫殿、寺庙、祠堂等建筑物的屋脊之上,稳固脊尾。同时,寓意“降雨消灾”,借此祈愿房屋不受外力侵扰。除了正脊之外,工匠们开始在垂脊之上,加装起翘姿态的装饰物,这些装饰物同样被赋予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等寓意。
“双燕归脊”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
燕尾脊飘逸轻盈 抗风防潮还避雷
身处刺桐城的人无需跋山涉水,只要走出家门,便能在古城深巷中一睹由红砖赤瓦、燕尾山墙构建的南派古厝风采。
泉州的红砖大厝,在形态上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并将独特的闽南文化巧妙融入建筑细节之中。对此,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泉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服务团成员陈实生介绍说,传统闽南建筑,虽屋顶多为硬山式屋顶,但搭配的两种正脊却颇具特色,一种名为“鼎盖脊”,其表面多呈为工字形,另一种则名为“花窗脊”,又称为“车窗脊”“疏窗脊”,其多呈现为透空形态。不仅形态不同,正脊的末尾造型也别具匠心,一种形似“燕尾”,一种看似“马背”。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谈及燕尾脊,久居闽南地区,尤其是生活在泉州本地的人们,大多不会感到陌生。这一造型活泼的屋脊,是将正脊做成流畅的曲线形状,两端往上轻盈翘起,远远一望,犹如屋挂有一轮上弦月,而这一正脊的尾端会带有两个分叉,颇似燕尾,故而得名“燕尾脊”。据了解,在闽南地区,现存年代较久的燕尾脊建筑,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此时建造燕尾脊的材料,大多是使用白灰、筒瓦、板瓦及砖。但此时的正脊尾部起翘弧度偏小,且仅有极小的分叉,翘起的弧度不像如今这般飞扬,也还不太似燕尾之形。
除了造型独特之外,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叶本营看来,对于一栋闽南建筑而言,搭配上燕尾脊,不仅样式美观,具有的实用功能也不容小觑。闽南地区常受台风、雷雨侵袭,燕尾脊正脊两端弯弯翘起的造型,既能起到“避雷针”的作用,还会降低屋脊的重量和中心,加强屋顶的稳定性,加快房屋排水速度,削弱冲击房屋的风力。如此一来,便能对房屋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起到防潮之效。架设在燕尾脊上的装饰构件,还会在雨水侵袭屋脊时,保护脊外瓦盖。
受地域文化、建筑风格的影响,闽南的燕尾脊从细节之处有所区别。对此,陈实生介绍说,如在燕尾的分叉处,燕尾脊就分为三种,一种是单开叉燕尾,指的是尾端做两个开叉;另一种是双开叉燕尾,尾端有左右两个交叠的开叉;还有一种是尖开叉燕尾,指的是单开叉之上还突出一个尖端。在燕尾的翘度上,亦有细微差别,泉州建筑的燕尾脊较为弯曲,飞翘的形态颇为轻巧、俊逸,而漳州建筑的燕尾脊、显得较为“收敛”,翘度较平缓。
不同于燕尾脊常被用于主厝屋顶之上,常用于护厝屋顶的“马背”,则赋予闽南建筑屋脊另一种形象。对此,陈实生介绍说,在闽南地区,尤其是在厦门,不少屋脊会选择以“马背”示人,因房屋的山墙面形如马背弓起,也被称为“马背山墙”,闽南人常将之唤为“箍头”。叶本营介绍说,马背的造型多是依照风水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来划分,其中金式马背造型偏圆,带有单一的大圆弧;木式马背造型偏直,带有直、窄、高的弧线;水式马背造型带有三个或以上的弧形曲线;火式马背造型带有尖锐的、像火焰四射一般的曲线;土式马背则造型偏方。各种马背造型的细节因地域差异而略有不同,但终归是在这五种形式中变化。
灰泥陶土塑脊饰 巧匠妙手“剪”瓷雕
无论是民居、古厝的素朴装饰,还是宗祠、寺庙的繁缉装饰,带有鲜明闽南风格的屋脊,不仅在脊饰上凸显出了明显地域特色,同时也凝聚了闽南工匠的生活智慧与精湛技艺。
“闽南传统宫庙建筑的脊饰,大多是通过灰塑、剪瓷雕、交趾陶这三类装饰来美化处理。”叶本营介绍说,灰塑又称“灰批”“堆花”“泥雕”,是以灰泥为主要材料,由石灰麻丝,有时为增加黏度,还会加入糯米浆、红糖水来搅拌、捶打调制。制作时,将灰泥捏塑成形并进行彩绘涂色。而交趾陶是一种融绘画、雕塑、烧陶于一体的低温彩釉瓷,制作时,先将陶土捏塑成所要的形状,阴干后涂上釉色再烧制而成。
若要做繁复造型和图案时,往往用到“剪瓷雕”这一工艺,这被称之为“堆剪”“剪粘”“剪花”“剪碗”的工艺,相传是从唐代流传至闽南,于清代开始流行,且兴盛于民国时期,是一门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在叶本营看来,剪瓷雕的制作有点像是将器具“变废为宝”的过程,这是因为制作剪瓷雕时,会需要将颜色鲜艳的彩釉瓷碗、瓷盘、玻璃瓶打破重塑,或是可以选择以残损价廉的彩瓷来再利用。使用的黏合剂独特讲究,一般要用水泥、红糖水、贝壳灰来混合制成“胶水”。制作时,剪瓷雕也凝聚了工匠师傅的奇思妙想,他们时常将剪好的小瓷片粘贴在骨架模型、泥质胚胎或墙壁、屋脊的底板之上,拼塑成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用以装饰寺庙宫观、仿古建筑或园林建筑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壁画。此外,剪瓷雕根据手法和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平雕、立雕、叠雕、半浮雕,其中平雕着重于构图,一般用于近景,而叠雕则多用于高处屋顶的龙凤走兽、水族飞禽和花卉树木,用一片片彩瓷来表现凤毛麟角、红花绿叶。难度最大的立体雕,则是用来雕塑古装戏曲人物,如武将的盔甲、文官的蟒袍、才子佳人的宽衣窄袖,通常都会采用立体雕方式来制作。
此外,叶本营介绍说,剪瓷雕具体制作方法还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屋脊高处进行制作,工匠们也将之称为“现场制”,这做法多用于屋脊上的大型装饰物,由于位置所处较高,工匠制作时会较为大胆,通常会用较为粗犷的手法表现大结构、大色块,所制造型也较为随意,如此一来,也使得所制饰物在远观时有活灵活现的装饰效果。另有一种是先在地面上根据所塑图形的比例大小,通过预先制作完整的剪瓷雕工艺构件,后再将其移至需要装饰的脊上安放, 也称为“预制式”。相较于“现场制”的剪瓷雕,这“预制式”的方式,则更要求工匠们的工法要细腻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