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装饰藏寓意 闽南文化立体画
在泉州,带有燕尾脊造型的房屋随处可见,但因用途不同,民居和宗祠、寺庙的燕尾脊,还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一般古民居的燕尾脊,多是用砖瓦堆砌而成,只在尾端分叉的部位加上铁条或钢条来固定。”陈实生介绍说,传统民居建筑,要为屋顶架设燕尾脊,需要借助铁线为之塑形,制作时,要将其架在屋顶并拿起7至8寸等高度,后进行定型,如此方能制成弧度适当且漂亮的燕尾脊。相比宗祠、寺庙,在陈实生看来,泉州地区的民居、古厝所用的燕尾脊较为粗钝简朴,不单起翘度较为平缓,所用装饰品也较少,一般会用的是云纹、花卉、神兽等造型来装饰燕尾脊。在他的印象中,泉州本地的传统古厝民居在建造燕尾脊时,按照传统习俗,还会在燕尾脊所在的正脊中部放置一些“五宝瓶”之类吉祥物,并在瓶内放入五谷、毛笔、钱币、铜镜,其中五谷寓意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毛笔意在祝福人文荟萃,文化昌明,而钱币是为祈愿财源广进,银镜则用以驱邪镇妖。除此之外,一些民居还会在正脊上设置“风狮爷”“瓦将军”等摆件,或是选择一些带有谐音之意的装饰物为房屋增加吉祥之意,如以石榴饰物寓意“多子多福”以蝙蝠和钱币造型寓意“福在眼前” 。或是取闽南语谐音,以萝卜饰物寓意“有好彩头”,或是以菠萝饰物寓意“好运旺来”。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会员陈钦忠介绍说,依照闽南传统民间习俗,在修建房屋,尤其是家族大厝时,不少人家还会在正脊中央放置一个火炉,待房子建好后,点上炉火,借此来祈愿家族兴旺发达、家人平安顺遂。
与民居、古厝不同,在闽南地区,尤其是泉州当地建造的宗祠、寺庙等建筑,所配置的燕尾脊则大多起翘弧度明显,正脊看上去更为灵动,并从视觉上克服正脊的僵直感。同时,在姚洪峰看来,宗祠、寺庙装饰的物件也更为华丽、繁复。这些屋脊装饰既发挥着完善屋脊结构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着闽南地区深厚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如在一些寺庙建筑中,在正脊的中心位置,会装饰神仙、光凤、宝瓶、宝珠、宝塔、莲座等物件,这些饰物大多会选择耐日晒雨淋的砖、石、陶、瓷以及灰泥、水泥来制成,装置于正脊中央,既为达到显示寺庙的地位之用,也兼具“趋吉避煞”之意。此外,若是为宗祠、寺庙选择歇山式屋顶,工匠们则会在屋顶的垂脊尾端摆放装饰物,这被称为“牌头”,而牌头的造型更像是一幅“有故事”的立体图,创作背景选材多样,既有人物坐骑的武场题材,也有山水楼阁的文场题材。
现今,在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内的建筑屋顶上,依旧可见燕尾脊旁装饰有龙形的吻兽,其与正脊中央的宝塔、宝珠装饰物遥相呼应,相互搭配,形成了“双龙护塔”或“双龙戏珠”之态。对此,姚洪峰介绍说,龙是本地寺庙建筑屋脊上尤为常见的一种吻兽,寓有“防止火烧”之意。另一些寺庙的正脊有时还会运用凤凰装饰物来象征高贵与美丽,且取“鸟中之王”之意,借此让龙凤搭配,形成“飞龙彩凤跃于脊上”之姿。此外,一些泉州地区的寺庙屋脊上还会安放有吉祥之意的卷草装饰物,或是放置麒麟、象、狮、虎、鹿、羊、骡、豺等造型的装饰物,其被称之为“八瑞兽”,有祈福之意。
红砖飞脊“皇宫起” 思乡情切燕归来
“老泉州”将带有燕尾脊的建筑群称作是“皇宫体”。“皇宫体”因何而出现?
这还要从流传于闽南民间的“赐汝一府皇宫起”的传说讲起,姚洪峰说,根据《惠安县志·烈女名媛》中记述,唐朝有一女黄氏,其父是工部侍郎黄厥,机缘巧合被微服私访来到民间的闽王看中,娶为妻子。后黄氏的儿子继承王位,成为新的闽王。有一年,恰逢梅雨时节,雨落不停,黄氏想起在家中的父母,担心家中房屋破损不能遮风挡雨,因此哭泣不已。闽王询问其母为何哭泣,得知原因后,他便颁下旨意“赐汝母王宫起”。但因“母”和“府”在闽南方言里发音相近,旨意便被传旨太监误传为“赐汝府王宫起”,一时间,闽南地区大兴土木,原本只属于王宫才能使用的红砖、飞脊相继在民间拔地建起,不单是达官、豪绅、富商,甚至是普通百姓人家,都纷纷仿效起王府的样子造起房屋。这些房屋十分注重细节装饰,如墙体、梁柱、屋脊等,不仅外形似殿宇,富丽堂皇,也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连接,更有燕尾脊直指天空,雍容稳实,气势宏大。后直到有人密报闽王,民间才停止了这种王宫营建形式。
虽相传燕尾脊这一造型源起于古代宫殿建筑,依照传说所述的旧时规制,本应是由家中有做官的人家,或有中科举的人家所住房屋才可使用,但叶本营介绍说,实际在民间并非如此,建筑风格流传甚广,时间一长,许多生活在泉州地区的人们,皆不再墨守成规,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便会给自家的房屋架设起燕尾脊,长久以往,便形成了现在泉州城中,随处可见、新旧不一带有燕尾脊的房屋造型。
“燕尾脊的造型两端翘起,尾部稍稍分叉,给人一种燕子归巢的既视感。”陈实生介绍说,在闽南地区,人们还将燕尾脊称为“双燕归脊”,这是由于闽南地区常有外出打拼的人,留守家中的亲人为祈求在外谋生的游子能如按时归巢的燕子一样平安返家,便将美好希冀与思念都隐于屋脊之上,借由燕尾脊来“倾诉”。这在张惠评、许晓松所著的《泉州古代科技史话》中有提及,“皇宫起”式的大厝,常是一个家族或族姓繁衍生息、祭祀先祖之地,“燕尾归脊”,寓意子女不管漂泊他乡,不论路途多远,总要回归故里,大厝影响深远,成为海外侨胞认祖归宗、血脉相连而割裂不去的一种思乡情结和精神纽带。不仅如此,自古以来,不少远行海外的游子为表达归心似箭的情感,也将燕尾脊这种建筑风格带到了国外,尤其是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不少华人的房屋、祭拜神明的寺庙,也都使用了燕尾脊的造型。
屋脊造型“入乡随俗”
生活在南北不同地域的人们,受地域文化、风俗、审美等影响,常将各种奇思妙想,通过建筑屋脊的外观造型、装点配饰来“表达”。
在陈实生印象中,闽南建筑的屋脊装饰少有束缚感,在广东地区,无论是民居还是宗祠、寺庙,屋脊的造型也较为灵动,同时在装饰物的选择上,尤其是当地的宗祠、寺庙,不仅正脊上装饰龙的造型,仼何的兽类、器物、花卉、人物都可以“走”上屋脊,任意组合。在安徽地区,会发现当地匠人们青睐于将寓意有“福禄寿”之意的装饰摆件置于正脊之上。而将目光转向西南方,在云南地区,一些传统的佛寺大殿,屋脊则会出现另类的装饰形式,当地工匠们毫不吝啬地在正脊、垂脊上装满饰物,不同于福建、广东、安徽等地的古建筑,在云南的一些传统古建筑,尤其是佛寺的屋脊上,有时还会装饰一连排的小兽或者由花草组成的带状饰物,犹如屋顶镶上了一圈花边,硕大的佛寺屋顶变得轻巧、美观。
相较于南方生动活泼的屋脊造型,北方地区的屋脊装饰则多依循严谨的规制,中规中矩,如山西、河北等地的传统古民居,不仅正脊的造型较为平整,屋脊装饰也比较规范,多是由砖瓦筑成长条屋脊,脊上有砖雕或空格花纹,正脊两端设有鸱吻,同时垂脊顶端带有小走兽作为装饰。
但无论是南方建筑还是北方建筑,样式繁复的屋脊和工艺复杂的脊饰,在凸显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凝聚了工匠们的生活智慧。中国古建筑脊饰的设置,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如防水、防火、抗震功能和稳固结构等。比如在传统建筑物正脊上放置鸱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等装饰物,能起到固定正脊的作用;在正脊末端安放鸱尾、龙形等装饰物,则是为了起到加固正脊尾端的作用。
各地屋脊风格纵览
●岭南建筑屋脊: 丰富脊饰“讲故事”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屋顶多是用两层筒瓦平铺,有利于通风挡雨。屋脊尾端起翘弧度不大,有时较为平缓,但脊饰丰富多样。当地一些宗祠、寺庙,如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的祖庙、德庆的悦城龙母庙等建筑屋脊上,所用脊饰多为陶塑、灰塑、彩绘,图样色彩艳丽,包含有代表祥瑞主题的花草、松竹、麒麟、龙凤和狮马等多种样式。此外,有的脊饰还会包括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仙山楼阁、山水佳境等场景的图案装饰物,例如广州的陈家祠,这一建筑物的屋脊上放置的装饰物就包括有224个人物,内容涵盖“群仙祝寿”“加官晋爵”“八仙贺寿”“麻姑献酒”“麒麟送子”等主题。同时在广东一些地区,当地寺庙还青睐鳌鱼脊饰,如在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其脊饰就是鳌鱼。
●江南建筑屋脊:
在正脊上塑“画碑”
江南地方建筑的屋脊造型、装饰物因民俗而各具特色。苏州民居以硬山式屋顶为主,屋脊的种类分为甘蔗脊、雌毛脊、纹头脊、哺鸡脊、哺龙脊等多种形式。当地传统建筑的正脊多以砧瓦叠砌,正脊两端做成纹头、哺鸡等形态。在装饰正脊时,工匠们有时会塑上字碑或“画碑”,在“画碑”上塑以各种避邪祈福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古今人物、神怪鬼异等民俗图案。苏州园林中不少建筑物的脊饰还采用寿桃、佛手、石榴等带有吉祥之意的水果形态,同时这些建筑物的正脊正中还设置带聚宝盆、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的装饰物。
●湖南建筑屋脊:
脊饰多为动物花草
在湖南,当地传统古建筑的屋脊偏向“细致、秀美”,呈现的线条一般较为平直。在脊饰的装饰上,多选择动物、花卉,衡南县隆市乡王家祠的脊饰就在正脊两端设有鳌鱼、卷草等装饰物,正中还放置亭台楼阁装饰。吴庆洲所著的《建筑哲理与文化》中提及,湖南当地的传统建筑使用龙吻造型脊饰多与官式龙吻不同,其形象更为活泼,且富有戏剧色彩。
●四川建筑屋脊:
脊饰偏向多元化
在四川,传统古建筑的正脊亦有曲线弧度,但不似闽南燕尾脊那般飞翘,其曲线较为平缓,微微上扬的脊端也被唤作鳌尖或老鹰头。
对于脊饰选择,四川传统古建筑更偏向多元化,在当地民居屋脊的装饰上,既有用青瓦交叠制成的空花脊,也有用灰塑嵌贴碎瓷片,制作宝瓶、葫芦等装饰物。对于颜色的选择,当地人偏向于将脊饰涂成青、蓝、白等颜色。在当地一些祠堂、寺庙,如成都武侯祠、文昌宫应梦仙台、阆中张飞庙等建筑的屋脊上,塑有双龙戏珠、双凤呈祥、宝塔、龙吻、鱼吻等造型的装饰物,或是人物雕塑、仙佛塑像。
●北方建筑屋脊:
厚重平直凸显庄严
相较于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带有飞翘的屋脊,北方的传统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庙宇等建筑,屋脊线条多以厚重平直为主。其中,一些宫殿、庙宇青睐于在正脊用龙吻,垂脊上放置寓意不同的走兽,如故宫太和殿,就放置了龙、象、凤、狮子、天马、海马、獬豸等脊饰。
在山东,依照当地的民俗,旧时民间在建筑房屋时则会在屋脊上装饰狮、马、牛、羊、鸡和鱼六种陶塑品,通称“六兽”,除了“六兽”之外,有时还会在屋脊上放置龙形的“大兽”与“小兽”。此外,在山西,当地的传统建筑在脊饰的选择上则更为丰富,其制装饰物的题材包括仙人、力士、童子等人物造型,也有龙凤、狮虎、麒麟、大象、马匹等兽形,还有奇花异草、日月星辰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包罗万象。
□本报记者 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