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时政·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5月2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乡村振兴泉州观察团”第二站走进上涌镇——
“德化粮仓”鼓起腰包

近日,“德化粮仓”、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上涌镇进入中稻耕作农忙期。各村田间地头里,农户或推着微耕机,或驾驶耕地机,或赶着耕牛犁地溶田,田边育好的秧苗翠绿一片。

“乡村振兴泉州观察团”第二站走进上涌镇,看当地如何推进粮食生产,实施农田连片整治,培育名优特农副产品,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做好“德化粮仓”新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 陈凌鹭

如何解决“地由谁来种”的问题?

——改善耕作条件 筹建代耕代种代收平台

德化拥有耕地253392亩,是全市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县。去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95万亩,产量6.198万吨,其中,上涌镇粮食生产量15008亩6644吨,全县最多。“好山、好地、好水、好气候”,不仅让这里成为德化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也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米。

“上涌镇海拔为600—900米,每年谷雨前后,村民开始撒播稻种,5月底陆续插秧,国庆节后收成。”上涌镇副镇长叶志江介绍道,“因为灌浆期长,所以上涌大米品质较好,多次获得福建省地产优质米金、银、铜奖。”

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种地的大多为老人,劳动力不足问题日益加剧。观察团表示,“地由谁来种”是摆在德化粮食生产面前的突出问题。为了探寻破解之法,高质高效推进粮食生产,德化在落实种粮激励、补贴政策基础上,首次在上涌、赤水、大铭、春美等乡镇开展农田连片整治。

上涌镇的曾坂村、桂格村、辉阳村、下涌村的1019.7亩农田,被纳入连片整治范围。明年3月前,将通过田块整治、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农田道路建设、农田杆线整治、农田卫生整治、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将原本零散的“小田”变成“大田”,形成耕作条件良好的现代农业耕作区。

与此同时,上涌镇从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的维度,积极谋划建设农机共享服务平台,推广机械化耕作,提高耕作效率,提增耕作收益。

“目前,镇里种田的农户大多都是‘爷爷奶奶辈’,农机共享服务平台上线后,他们可以通过用手机申请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切实减轻耕作负担。”叶志江表示,目前镇属农业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今后将由公司为主体购进农机器具,组建一支农机服务队,开发共享服务小程序,整合发布全镇的农机服务资源,方便农户对接需求。

如何保障流转农田的农民权益?

——试水“企业认购、农民认种”耕种组织模式

最近,德化顺天福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上涌镇刘坑村和上涌村流转了360亩农田,计划通过“企业认购、农民认种”及科技赋能等方式,让农户能种一样的地,赚更多的钱。

在已流转的农田边上,看着远处正在翻地的大型耕地机,合作社负责人赖金凤向观察团介绍了这一打破传统的耕作组织模式。

“我们将对流转农田进行改造,以订单认购的方式组织在地农民种植优质水稻,配套物流网设施,实行在线监测和管理。认种农户必须按要求开展生态化种植,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认购企业可随时用手机查看田间作业情况。”赖金凤表示,去年合作社发起的这一模式,已吸引500多家企业签约认购、370户农民签约认种,预计今年可向认购企业供应20多种生态种植产品,带动农民增收3万—6万元,其中包括10多家困难户。

如何消除农户疑虑,保障耕地承包期30年的权益?针对观察团的提问,赖金凤回答道,流转时,合作社一一登记流转耕地所属的农户信息,在改造好的农田边上设立二维码,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田地原本的承包信息,如农户姓名、田地面积、位置等,从而保障被流转农民权益。

此次流转项目,是5月12日新成立的德化县农优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一次尝试。

这家由德化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化县德舜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企控股),已在赤水、上涌、汤头、葛坑、桂阳、杨梅等6个乡镇流转土地3420亩,现已耕作2600多亩。下阶段,将通过种植水稻、产品加工、发展休闲农业等形式,在确保土地持续耕作基础上,培育并推广“德化农优”公共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名片?

——育龙头、促融合、强品牌

端稳端牢“饭碗”的同时,上涌镇致力育龙头、促融合、强品牌,大力发展名优特农产品,丰富“菜篮子”,打响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名片”。

上涌镇是德化梨主产区,种植面积8000多亩。德化县梨保种选育基地就设于该镇的上涌村,已收录了梨种质资源103份,本地原生梨品种3份。基地种植着翠玉、晚翠、中梨四号、红啤梨等20多个品种。观察团农业专家向基地负责人林思连了解梨园管理、施用菌肥、土壤改良等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今年镇里将以德化梨产业为试点,打造德化梨全产业链。同时,进一步提升千亩稻鱼(虾)共生、龙鑫荣娃娃鱼、山盛黑鸡种苗以及百亩牧谷蓝莓、丰泉花卉等特色种养基地,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促农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上涌镇党委书记林其粮表示。目前,除了优质米、德化梨,上涌还有蓝莓、娃娃鱼、中华鲟、棘胸蛙、黑鸡、板栗、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其中,龙鑫荣娃娃鱼养殖基地、牧谷戴云高标准设施蓝莓产业示范园的规模均为全省最大。

产业融合方面,上涌以休闲农业为引擎,积极创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推动蓝莓溪谷、戴云生态农场等休闲农业与杏仁古街、上涌乡愁记忆展示馆、精品民宿等资源要素融合,适时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打响上涌农旅IP。

打造农业品牌方面,积极推动上涌大米等农产品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争取德化梨列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加快德化数字农业稻米产业基地、农产品展示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营销力。

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保障粮食安全的发条,必须拧得紧而又紧。虽为粮食主销区,但我们也要全力保面积、保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共同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骆伙明

农业发展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创新经营理念,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实施现代化建设、众筹化经营、物业化管理、订单式销售、品牌化经营。

——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林荣义

投入农业领域,不仅要有情怀、有资金,还要有热情不断学习了解苗木、土壤、施肥、用药等种养各环节知识,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高级农艺师盛锦寿

要在农业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本土特色,打造独有的文化IP,围绕IP形成产品谱系。重视在地农民的利益,达成带动就业、实现分红等利益共享。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慧

找准消费定位,通过科技赋能、品牌赋能,生产可溯源的绿色有机农业产品,让城市消费者多一份安心,让农民多一点收入。

——德化顺天福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赖金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教 育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法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金融
   12版:热线新闻
   13版:地方新闻
   14版:清源 刺桐红
   15版:看天下
   16版:综合新闻
泉港:四模块联动助力企业稳产
当好项目攻坚 “急先锋”
空山新雨
“德化粮仓”鼓起腰包
创业带就业 赛场选项目
简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