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只要一杯奶茶钱,就能拥有一个‘至尊宝’。”西安“95后”小伙余帆在朋友圈展示着自己拥有的20多个不同类型的数字藏品。
数字是状态,藏品是形式,文化是内核。
从2022年初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到2022年春晚国风舞蹈《只此青绿》所推出的舞蹈诗剧数字藏品纪念票,再到“敦煌动漫IP”的数字藏品连续发售,我国数字藏品市场方兴未艾。
目前,数字藏品覆盖领域包括文旅、体育、艺术、文娱潮玩等。该市场不断升温的背后,除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外,“Z世代”的追捧成为助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我抢到的‘头号财神’。”收藏爱好者陈扬向记者展示他的数字藏品,这款“头号财神”与传统文创产品不同,它不是一件实体商品,而是一张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的财神图片。它复刻了中国传统的财神形象,并搭配“中国年”元素,“内外兼修的设计,令其上市即‘圈粉’,这样的财神谁能不爱?”
数字时代下,数字藏品“嵌入”文旅产业,其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使人们能够欣赏文物、艺术背后的文化,体验景区所传递的人文、自然之美。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品不同的是,数字藏品永久存留于网络账号中。
据了解,自2021年底开始,西安曲江文旅股份联动各景区,陆续发行了超过20款数字藏品。“从传统文化领域的苍龙、白虎、头号财神,到景区经典IP城墙小武士系列等,几乎都在上线发售时‘秒空’。”曲江文旅股份品牌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徐罡表示,随着数字藏品的热潮及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民众的文化生活又多了一层现实与虚拟交互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及景区纷纷通过线上发售数字藏品与消费者互动,形成了全新的数字消费业态。如,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发行了1万份,吸引了约60万人在线抢购;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推出的“千宫系列”数字藏品登陆拍卖平台,3万份藏品9分钟全部售罄。
专家认为,对“Z世代”而言,数字藏品所带来的“虚拟时尚”是新鲜与潮流的体现,这些数字藏品虽然“摸不着”,但发朋友圈、晒图既能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又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入圈”数字藏品。(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