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我的廊桥新娘一直在等我,她知道我一定会从这里经过。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最喜欢在廊桥里玩,扮新娘新郎。有一次,我来到廊桥正中的拜庭,跪下来对上面的观音娘娘说:“我能娶你做新娘吗?你做我的新娘吧?”这时一个扛着锄头的大叔走过来了,笑着教我如何用圣筊竹杯求取观音娘娘的同意,我认真地按照大叔教给的方法做,可是观音新娘有时是同意的,有时又是不同意的,于是我哭了起来,不愿意回家,直到娘找过来并帮我征得娘娘的同意后,才肯跟着娘回家。
远离家乡,我总是做梦,梦见我的新娘在廊桥等我。她总是戴着凤冠霞帔,顶在发髻上的珍珠不停地晃动。梦醒来,我努力去回忆新娘的样子,发现新娘的样子好像就是廊桥的模样,她一直站在村口水尾的地方等我,也是她恋恋不舍送我离开的地方。她为我念了一首诗:“你一定要来,不要在乎廊桥的大小/只要拐过老椿树,就能看见你肩上悠长的扁担/歇脚的长椅,和解渴的豆腐花,都已经准备好/在水上,我努力站直身子,好让你看见我的名字,犹如一盏照路的灯。”
下一次回家,我就认真去寻找顶在她额头上的名字——铭新桥,我认真去读她身侧石碑上的文字: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廊屋式木质结构,石砌桥墩……我再仔细瞧她的模样——就是我梦中新娘!我认定,拜庭的正上方翘角的屋脊曾梳理过每一道水声,家乡的溪从出外求学与工作的桑梓的梦中缓缓流过,并与乡音一起流到大樟溪,汇聚到闽溪,到大海。
穿过廊桥,我落脚的每一步轻之又轻,生怕惊动了谁似的。走过古桥,仿佛正在通过幽深的时空隧道,月光从桥檐窗口处照进来,落在中央的供案上,落在脚下的厚木板上,照在长椅上……在好奇与猜测中,我已经穿越时空,来到远古,置身于一个热闹的街市……两边有说书听书的;有卖唱听歌的,还有铜板掷地的声音;有挑担子卖豆脑的,有的站有的蹲着,有滋有味地啜着;有的穿长衫提鸟笼悠哉地走来走去;香案上烟缭绕,有的续上香,有的跪问吉签,嘿,还有一个哭着不肯回家的要娶新娘的懵懂孩童……古桥内真是一幅展开的画卷,是清明上河图的缩影啊,祥和而热闹。走到桥尾,喧闹声戛然而止,我听到了狗吠声,人家的说笑声,才惊觉自己并非到了古代。脚步轻轻,轻轻地往回走。
此时桥外的月色显得更白了,我实在不舍得离去,于是选择了桥中央月光可以照进来的长椅,坐了下来。这样,我与石桥相依相伴,处在古桥与溪水村落之间,犹如界于古代与现代,右边感受着古桥的古老与深邃,左边可以欣赏到月夜乡村的幽美与缥缈。村子里有许多的祖祠与宫庙,大铭村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传统古村落,仔细数一数,有祖祠十几座:大祖祠“上宅堂”,还有各大小房头的祖厝,如长坵堂、高秋堂、桃安堂等。长相俊美壮硕,口径三四十厘米的挑梁立柱,全屋木头斗拱,“皇宫起”的屋宇华盖……据族谱记载,“上宅堂 辛一公始建”,如此按辈分推算起来,上宅堂始建于明朝时期。
一个是立于地上的朗朗新郎,一个是站立在铭溪上的水水新娘,它们是何其般配呀!原来——廊桥是村子的新娘!
新郎永远年轻,祖祠是族人共同的记忆,一次修葺翻建是子孙实力与奋斗的见证,由德高望重的族长牵头,收取丁钱是基础,捐钱捐工捐料,直至最终竣工,竣工后在舂糍粑庆祝大会中落下帷幕。
新娘永远不老,新娘最美的样子每想起一次仿佛刷新一次,梦见一次就从记忆里下载一次。
游子生命里的廊桥啊,努力站直身子,犹如一盏照路的灯。
大铭村
乡村名片
位于九仙山西麓,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境内文物较多,有清代的古瓷窑,有建于雍正八年的铭新桥,与新铭桥并称“姐妹廊桥”,座座民居灰瓦黛墙、古朴典雅。以种养业为主导产业,每年的“姜王”评选备受欢迎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