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植 通讯员刘文静 文/图)去年,泉州申遗成功,“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座低调的宝藏之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对于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将视角放低、缩小、细化,建立“监测吹哨、管养报到”的工作机制,以“哨”为令,闻“哨”而动,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相互支撑、无缝对接的网络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管养部门负责报到
近日,丰泽区东湖街道铭湖社区工作人员小黄在社区日常巡查发现,辖区兰台路百姓书房前的人行道花砖破损,影响群众通行。主次干道的路面不属社区管理,到哪里找管理部门呢?
若放到以前,社区工作人员能想到的,一般是向街道城管办求助,由街道城管办对接市、区相关部门。东湖街道城管办小柳说:“随着城市管理分工的细化,不同等级道路、不同城市设施的管养单位也不尽相同,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短时间搞清这些事情究竟谁来负责、谁来处理。而且,对于一些市直部门、区直部门,因为平时联系不多,要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些问题,着实有些麻烦。”
如今,小柳的麻烦、小黄找不到部门的情况,不复存在。这得益于我市正在推行的“监测吹哨、管养报到”工作机制。小黄在手机APP上将问题上报,向平台发出协助处理请求,丰泽区“数字城管”平台收到请求后根据职责清单,要求丰泽区城市管理局报到处置。第二天,丰泽区城市管理局就安排人员到现场对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
据介绍,今年2月初,市城市管理局在鲤城古城片区和丰泽东海城东片区划定77个网格,依托“数字城管”平台试行运用“互联网+网格”,实施“监测吹哨、管养报到”的工作机制。目前该项工作已在鲤城区和丰泽区全面开展,两个区共划分181个网格,配备社区、街道、区三级网格员。所有网格员均可以按照“监测吹哨、管养报到”事项清单,利用手机终端APP向各管理单位发起“吹哨”。社区网格员可以对不属于本社区管理的事项发起“吹哨”,由管养部门报到处置,街道区级网格员也可以对基层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实行监督。
群众也可“吹哨”
那么,什么是“监测吹哨、管养报到”?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简单来说,“监测吹哨“就是网格员遇到无法独立解决或非自己管理的事项,可通过手机端直接“呼叫”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解决。“管养报到”是指涉及的部门及时响应,在第一时间共同解决问题。目前系统已接入各级城市管理责任单位96个,配备移动处置终端547个,制定了部门责任清单和问题处置标准。网格员发起“吹哨”后,部门处置人员通过处置终端实时接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置并反馈。
据介绍,“吹哨”报到主体主要涉及“哨源”“吹哨人”“报到人”。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发现的问题为主要“哨源”,热心市民、新闻媒体反应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为辅助“哨源”。各区“数字城管”平台作为城市管理事项的“吹哨人”,对接收的城市管理问题发出整改指令,将需要市级协调解决的跨区域、跨行业等问题上报市级平台。“报到人”主要是指市区两级各事项具体责任单位,负责对“吹哨人”发起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反馈。
市城市管理局同时开通“城市瞭望”微信公众号“问题上报”功能,市民群众在生活中如遇到城市管理相关问题,可以在公众号上发起“吹哨”,由对应的管理部门报到处置,监督城市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