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闽南的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氏族史。宗祠记录着一地氏族的血脉延续,凝聚着无数族亲对原乡深深的眷念。那些宏伟庄严的宗祠建筑,融注了大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相映而成泉州一道独特景观。为梳理泉州地方宗祠的文化脉络,探寻当下文明和谐的新宗族文化,本报于今日起推出《大爱泉州》姓氏宗祠文化系列报道,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闽南望族名祠里的姓氏文化及其族贤仁义善举的大爱故事。
磁灶,中国陶瓷重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隅。这里历代生息着一支姓氏望族——磁灶梅溪吴氏。磁灶镇域内现有梅溪吴氏宗亲近4万人,约占全镇人口46%,集中分布于梅溪西岸的磁灶、下官路、岭畔、下灶、大埔、三吴6个相毗邻的行政村。梅溪吴氏世代以陶瓷生产为主业,其磁灶窑产品在宋元盛极一时,畅销海内外,盛名远播,故梅溪吴氏又有“磁灶吴”之称。而今梅溪吴氏,支分派别,珠贯星联,族群之内洋溢着乐善好施的族风,立身不负家国,俯仰无愧天地。
古雅宗祠蕴藏感召力
磁灶梅溪吴氏的一世祖先举公,生子二,长子曰观者,次子曰观用。宋末元初,先举由南安黄龙徙居晋江梅溪宝山,以制瓷为业,历世浸淫诗书之泽,积德累仁以维其家,由是声誉益隆而奕叶愈盛。而后数百年,子孙繁衍,瓜瓞绵绵,梅溪吴氏遂成地方望族。
磁灶吴氏宗祠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乃五世祖宣斋、淳斋昆仲合力鼎建。宗祠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二十世祖庆文等人重修。最近一次重修于1985年告竣。修葺一新的宗祠雍容古雅,蔚然壮观。
宗祠整体占地1000多平方米,由围墙、照墙、上下拜埕、祠宇等构成。祠宇为二进三开间,木石结构,坐南朝北。照墙上饰有独特的祥瑞图案;上下拜埕皆由平整的石板铺就,宽广而有层次感。宗祠主体建筑巍峨高大,金碧辉煌。外立面墙体由精雕的青石,特别烧制的红砖和白色花岗岩筑成,基座坚实,稳如泰山。宗祠大门前两旁,一对石狮蹲踞望天,喻示着宗祠的庄严肃穆。整座宗祠建筑承袭明清闽南古建筑风格,大门做单塌寿处理,开通三门,气势磅礴。门路木作精美,对看堵上各有一幅青石的宝鼎梅瓶雕刻,螭虎窗亦做镂空雕处理,大门彩绘双门神,威风凛凛,颇为醒目。中门前置有一对石鼓,上有青石鎏金匾额“吴氏宗祠”,左右柱联则书着“梅里探源绳祖武,溪山毓秀焕人文”。门当处另有古代人物青石雕,活色生香,令人赞叹。
对于传统晋江人来讲,宗祠蕴藏着一种原初而质朴的精神感召力,有凝聚同族群体的正能量。据介绍,如今磁灶梅溪吴氏繁衍分支至漳州、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亦有族人旅居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菲律宾还设有磁灶梅溪吴氏同乡会。历年来侨亲回乡频繁。随着祖国的不断昌盛,更加激发了侨亲们的爱国爱乡热情,最近数十年来,侨亲返乡回哺故里,络绎不绝。
清正廉吏返乡做贡献
“晋江一带推巨族,溧水千秋望好官。”磁灶梅溪吴氏宗祠内的这副对联,讲述的是磁灶梅溪吴氏五世祖吴复的故事。他曾于明宣德年间出任溧水县令,是一位清正廉洁、善断疑案、政绩卓著的好官。
吴复,讳而生,字习初,号淳斋,学识渊博,精通诗词。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吴复出生在磁灶吴氏一农家,史志称其“自幼颖异,性极灵警,七岁通论语孝敬,十岁能属文,有神童之目”。十八岁成为县学中的廪生。明宣德三年(1428年)荣为贡生。初任江苏省溧水县学训导,后署溧水县正堂,在职九任二十七年,宦绩见载于明冯梦龙所纂《智囊》一书。
吴复任县令期间,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对该县治理有方,革除不良风俗习惯,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之举,清理积案冤案,做出很大成绩。明景泰七年(1456年),依照惯例,朝廷欲对吴复擢升重用,但他却在此时向朝廷申请告老返乡、颐养天年。
磁灶梅溪吴氏宗祠管委会常务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吴孝桥介绍道:“为促进家乡磁灶陶瓷的发展,吴复在返乡时从江苏宜兴聘请一位名叫罗明的著名陶瓷技工到磁灶传授技艺,把磁灶窑小巧玲珑的杯、瓶、碗、碟、盏、罐等小件陶瓷,发展为坩、钵、缸、瓮、锅、壶等大件日用陶瓷,进行了重大的陶瓷技术革新。吴复还倡议在梅溪建桥,并在其兄宜斋的主持下兴建岭畔‘下坂桥’与下灶‘北山桥’,方便磁灶乡亲及周边行人过往,为磁灶陶瓷外销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兄弟俩还主持兴建梅溪吴氏宗祠,奠定千秋族业。”
乐善好施蔚为新族风
在如今的磁灶梅溪吴氏族群中,吴复清廉忠直、爱民如子的精神仍在传承,并在新时代中,由新乡贤将乐善好施、急公尚义等优秀品德发扬光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族人继往开来。
改革开放初期,磁灶梅溪吴氏宗祠就成立管委会,负责祭祖修谱、团结族人、内外联谊、救急济困等族中事务。2020年底,第三届管委会换届,吴友丁被推选为会长、吴胜利为执行会长、吴金锁为监事长,众理事一上任就设定成立“晋江市磁灶梅溪慈善基金”、重修宗祠路(原小学路)、修扩建宗祠三大目标。会长吴友丁介绍:“在众多族贤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慈善基金已正式成立,宗祠路筹集数百万元,并于年初开始动工建设,修扩建宗祠也提上了族内议程。相信,在磁灶吴氏团结努力下,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2022年2月19日,磁灶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举行,共募集善款2.16亿元。其中族贤吴金滨、吴炳忠、吴炳辉、吴志榕、吴伟鑫、吴声团、吴良景、吴建加、吴建发(磁灶)、吴灿坤、吴海南等累计捐资上亿元,吴志榕被推选为会长。
族人聚居的岭畔村于2010年正月初五成立了晋江首个村级慈善协会——岭畔村慈善协会,至今累计接收社会捐资2000多万元,为村庄民生、慈善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助力。除此之外,2019年春节期间,村里还成立了第一个宗亲基金会——磁灶荔枝宅慈善基金会,累计收到社会善款700多万元。
近十来年,在大埔村村委书记吴金程的领导和带动下,族贤们捐资兴建大埔中心幼儿园,改造大埔村小学教学楼,新建教师宿舍楼,为学校配备电脑室、语音室、音乐舞蹈室、足球场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基础教育环境。2012年,大埔村多方筹措资金1200万元,修建大埔村敬老院,目前已经有近200位老人享受到这样的福利。成立“爱心慈善援助站”,坚持定期慰问五保户和低保户等,为其发放生活物资,对有重大灾病的村民及时予以经济援助。
在下灶村,老支书吴海水1995年创建了“下灶村老年人福利基金会”,每月定时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吴海水去世后,吴炳煊接过父亲的班,继续为村里老人发放养老金。与吴海水父子一样,吴孝明父子也是两代人接力捐资敬老。据统计,26年来,下灶村参与老年人福利基金会捐资的人数已达1460人次。
还有成立于2006年的下官路村选王府慈善基金,在当地乡贤倡议带动下,成立17年来,累计筹集善款1300多万元,用于敬老助老、扶危济困、奖教助学、民生事业、农村医保等五大工程,造福一方族亲。仅老会长吴声哲一人就捐款80多万元,吴长安、吴春生、吴建辉、吴振铿、吴江湖、吴俊经、吴炳宣、吴其仁等8名副会长合计捐款200多万元。村里的另外一个角落于2008年成立鹊林慈善基金,也加入村中的公益慈善事业中。两个慈善基金共同帮助建设下官路村敬老院,每年还投入20万元补助运营。
同样,在磁灶社区,2020年10月深坵敬老院落成投用后,首批110名老人开心入住。老人们晚年幸福的背后,是社区各界慈善敬老的爱心汇聚。在启动敬老院建设初期,在外经商的社区居民吴清波闻讯后,当即将家中置办喜宴省下的120万元捐给村里,作为敬老院建设的启动资金。在吴清波的带动下,族人积极响应,共计捐赠1000多万元用于敬老院建设。
磁灶梅溪吴氏宗祠管委会会长吴友丁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磁灶梅溪吴氏族人累计捐资用于教育、敬老、扶危济困等慈善公益事业的善款已超3亿元,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如今,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吴氏族人越来越多,许多人还踊跃参与到助力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在他们的带动下,磁灶吴氏族人的村容村貌、公益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社风更和谐、乡风更文明。
(吴拏云 曾广太 林徐/文 彭真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