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的故乡,瓷器既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物化的载体走向全球,又于有意无意之间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丰富滋养了中国文化。热衷于收藏回流瓷器的业内人士提醒,在收集回流外销瓷时,需要擦亮眼睛。
□本报记者 曾广太 文/图
土与火锻炼出的“史记”
走进泉州收藏爱好者吴信丰的收藏室,记者立刻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回流古玩震撼住,大饱眼福之余也惊叹其艺术魅力。吴信丰从五六年前开始收集回流古玩,以外销瓷器为主,其中大部分是国外订制烧制的景德镇瓷器。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信丰从朋友处发现清代外销瓷器镂空果盘,工艺成熟,图案精美,放在客厅成了一件独具风格的装饰。吴信丰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果盘,便与朋友商量购买。一开始朋友并不愿意,但耐不住吴信丰的“纠缠”,最后才答应出让。从此,吴信丰便与外销瓷器结下不解之缘。
吴信丰收集外销瓷,主要是与国外朋友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他们收集外销瓷,再邮寄到国内,这样能够保证货源稳定,同时又能保证回流瓷器的质量。
中国是瓷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瓷器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器型日渐丰富,装饰日益瑰丽。吴信丰说:“瓷器不仅是最早走向海外、流行最广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商品之一,而且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不朽‘外交书’。她就是土与火锻炼出的‘史记’。”
瓷行天下推动文化传播
瓷行天下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瓷质餐具开始风靡欧洲,成为当时富裕家庭餐桌上必备装饰。哲学家格芮姆这样描述过:“有一个时期,每家的桌上,都陈列着中国物品,我们许多器物的样式,许多东西,都是以中国趣味为标准,没有了这些东西来装饰,就感觉社会地位被降低了。”他们津津乐道于发生在中国的故事,钟情于来自中国的物品,进而热衷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并痴狂地探究与消化。
瓷耀世界》一书的主编赵东亮指出,外销瓷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印证。元代开辟了横跨欧亚的交通路线,东西方之间、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整合日益密切,也使得景德镇元代瓷器的造型和纹饰发生了变化。波斯进口的钴料,让元青花光艳四射,青花瓷自此风行天下。16世纪开始,景德镇等地开始为欧洲国家烧造订制瓷,考古学家在各地发现了大量有葡萄牙铭文的瓷器标本。17世纪,荷兰铭文又因中荷通商出现在当时的外销瓷器上,此后,法文、德文、英文等西方文字也相继出现在瓷器上。18世纪,订烧瓷占据外销瓷主流,其题材涉及西洋人物、城市港口、贵族生活、希腊神话、圣经故事、德国纹样以及标示家族的徽章等。中国人借此对欧洲国家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尚有了形象化的认识。中国瓷器既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物化的载体走向全球,又于有意无意之间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丰富滋养了中国文化。
“一代代工匠集岁月之大成、萃天地之精华,中国外销瓷的烧造工艺、造型艺术、装饰艺术于缤纷绚烂中又独具特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沛深厚。瓷器上承载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朽例证。”泉州收藏爱好者郭福荣认为,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要、又是外销长达千年的名牌优质产品,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名片。在中国陶瓷史中,外销瓷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收藏回流古玩需擦亮眼睛
回流,近年来成为古玩市场的热门词语。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大批量的回流古董在中国内地商场上崭露头角,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下人们所见到的回流古玩大致有六个门类。一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被劫掠的中国重要历史文物的高价回购,如保利博物馆在2000年从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回购的圆明园青铜兽首。二是在百年战乱和政权更迭之际,世家旧族举家外迁携带出境的不少传世文物回流,比如近年来王季迁家族旧藏陆续出现在内地拍卖场上。第三是大批日本旧藏中国字画及瓷杂项开始进入拍卖专场,这类回流藏品由于部分存在真赝混乱的特点,往往在境外收藏机构和私家仓库沉寂多年。四是以东南亚华人收藏为基础的中国近现代画家作品流入市场,如印尼郭庆详收藏的吴冠中作品。五是由欧美著名藏家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如2011年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尤伦斯男爵的私人藏品专场拍卖“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在香港举办。六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失的出土文物。
泉州收藏爱好者曾国思介绍,古玩艺术品的外流,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及文化等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古玩的回流代表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和对文化的重视,并且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表现来看,艺术市场的焦点又回归到中国传统艺术上。
当下,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充斥着赝品伪作,“大师名品”层出不穷,海外回流自然也难以幸免。一些投机分子浑水摸鱼,部分拍卖公司为了佣金,把关稀松,致使许多低劣伪作登上了大雅之堂,一些买家不辨真伪,最终上当受骗。有些藏家甚至至今还蒙在鼓里,拿着垃圾当宝贝。吴信丰提醒,收藏回流外销瓷时,需要擦亮眼睛,防止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