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12家镇卫生院均实现“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完成166家一体化村卫生所建设,实现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双达标……
近年来,惠安县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郑巧伟 陈如源 通讯员罗琳
5年投入5000多万元
“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全覆盖
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自2018年以来,惠安县财政共计投入1603万元用于建设166家一体化村卫生所,新建的每所补助20万元,改扩建的每所补助10万元,实现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双达标。2019年以来,该县更是投入2107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和发热门诊(诊室)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
此外,惠安县还依托县医院,投入资金1513.78万元,建成县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病理检查、临床检验中心等五大医疗技术服务中心,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奠定良好的技术平台基础,利用县医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升。
深度对接优质资源
破解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瓶颈
上周,记者在惠安县总医院黄塘分院(黄塘镇中心卫生院)5楼中医馆采访时看到,古色古香的“中医馆”牌匾与中医药服务浑然融合,形成中医馆特色服务区,前来就诊的老百姓络绎不绝。该卫生院院长张泽林介绍,黄塘镇中心卫生院与泉州市中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并开设“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市中医院每周三、四、六都安排中医专家到该卫生院坐诊。
无独有偶,惠安县崇武镇中心卫生院消化内镜专科也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医联体协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房太勇主任等消化内科、内镜专家每周二、周六到该卫生院坐诊,开展消化内镜下手术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除了引进市级及以上的名医到基层服务老百姓,惠安县更是加强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深化内涵建设。从2021年起,由惠安县总医院牵头,统筹选派医疗专家定期到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精准帮扶,同时,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与上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9家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2021年,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数76.22万人次,同比增长6.73%。
提升看病能力
做大做强基层医疗机构
做大做强基层医疗机构,依靠外援显然远远不够。这些年,惠安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他们抓住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派医院骨干医生向这些定期坐诊的名医拜师“学艺”,并通过与上级医疗技术协作和业务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医师的专业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从2021年10月开始,惠安县开展全县基层医生季度轮训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全县基层医生轮训全覆盖,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2期基层医生季度轮训工作,共计培训40余人。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惠安县在医疗系统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2018年该县出台《关于重新核定惠安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水平的通知》,允许各镇卫生院可从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耗材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中提取不超过8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部分基数,提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基数不受现有奖励性绩效工资结构比例和总量的限制。同时合理确定单位领导绩效工资水平,原则上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绩效工资增量水平三倍之内,作为院长年薪制的一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大大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