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和文化遗产研究、阐释、活化、利用、传承、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就是考古遗址公园。泉州作为“世遗之城”,拥有众多的考古遗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泉州市文旅部门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我市文化遗产点积极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在已公布的11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中,泉州就有3处,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记者 许文龙 通讯员 李庆军
建立大遗址保护模式
促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目前,全省共有11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分别是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晋江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考古遗址、昙石山考古遗址公园、东溪窑(南靖、华安)考古遗址公园、将乐岩仔洞考古遗址公园、明溪南山考古遗址公园、浦城猫耳山考古遗址公园、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建瓯北苑御焙考古遗址公园、建阳建窑考古遗址公园。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平和南胜窑址、三明中村窑遗址等列入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考古遗址公园需要一定的体量,如果遗产点面积非常小,周边环境又很差,就很难称之为公园。”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介绍,想要成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没有那么容易。满足这些条件,方可有资格申请成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首先,遗址必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次,遗址要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福建历史的重要见证;保护状况较好、分布面积足够大;历史环境佳,区位优势好,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大众。同时,遗址的管理规范有序,已建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已编制公布保护规划,或保护规划已报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最后,遗址的专古工作基础较好,并已编制考古工作计划,且有专门且较完整的记录档案。
为进一步推进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和利用,我省将建立省级主导、地方协作、部门支持、民众参与的大遗址保护模式,促进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等方面融合发展,保证考古遗址公园建一个,成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考古遗址公园创建 要做好可行性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逐步落实保护规划及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过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保护、展示、环境整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使遗址本体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病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并使考古遗址公园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傅柒生解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行与否依赖于遗址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及管理条件等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牢固树立保护意识,做好可行性研究,审慎创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城市开发边界以内(含城市核心区和城市扩张区)的大遗址:适宜创建城市发展融合型考古遗址公园,通过遗址展示、景观调整等充分阐释遗址价值和内涵,并与城市布局调整、城市功能优化等相结合,实现互利双赢。
位于偏远乡村的大遗址:适宜创建乡村发展融合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并形成区域考古研究与教育中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实现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相关业态协调发展。
位于荒野地区的大遗址:适宜创建保护型考古遗址公园,重点做好文物本体及其环境保护,辅以必要的考古及相关科学研究,着重体现遗址的文化价值。
我市考古遗址公园 成效良好经验宝贵
近年来,我市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首先,遗产点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一定要重视,并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启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推进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年还专门成立了德化窑考古遗址保护中心。同时,每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作为遗址公园的日常保护管理经费,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纳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现已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目前,德化完成《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5)》编制,力争将德化窑遗址打造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建成集考古展示、观光与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大型文旅融合综合项目。
其次,要积极保护遗址,通过持续考古研究,全面掌握遗址文化内涵;通过及时抢险维护,有效缓解文物病害,改善文物保存状况。2018年,永春县完成苦寨坑窑遗址保护棚建设工程,加强对窑址本体的保护。2020年,永春县成立了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苦寨坑窑遗址的日常维护、调查研究等工作。同时,委托专业公司对苦寨坑窑遗址周边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基本探明了遗址群的地下分布情况。
再者,要科学确定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功能定位,将其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积极协调遗址保护与城乡建设难题。为做好窑址的永久保护、遗址博物馆建设以及窑址周边的历史环境、风貌景观的保护、道路、停车场配套建设,晋江市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近200亩建设用地的征用和地上物的赔偿,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金交椅山窑址公园建设及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同时召开利益相关者协调会,协调解决各方利益并获大力支持。
最后,要坚持惠及民生,开展多种遗产教育和文化惠民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状况,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带动文化旅游和产业调整,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比如,德化借鉴良渚等文化遗产地的成功经验,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文创植入等形式,联动遗产点周边陶瓷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推介以世遗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的一日游、二日游等陶瓷文化精品路线。在重要纪念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晋江市会在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和博物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比如,今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元宵”“‘泉’城艺启动”“探秘磁灶窑址 寻访世遗文明”等活动先后在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考古遗址公园举办,让更多人了解、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3个省级
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1.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德化县,是由城关地区的屈斗宫窑、祖龙宫窑;三班镇的梅岭窑、内坂窑、大垄口窑,及其背景环境共同组成。按地域分布,可划分为屈斗宫片区(含屈斗宫窑、祖龙宫窑)与梅岭窑片区(梅岭窑、内坂窑、大垄口窑)两大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24.83公顷。
屈斗宫片区,以遗址本体及可移动文物展示、窑祭文化展示与体验,以及考古研究功能为主。功能分区分为自然景观风貌区、考古科研区、陈列馆展示区、遗址本体展示区、窑祭文化区、传统建筑展示区、考古遗址公园主要管理区、陶瓷文化传承体验区等八大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9.78公顷。
梅岭窑片区,以梳理和呈现德化窑生产的完整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遗址本体及窑场环境展示、传统瓷土加工工艺展示与体验、瓷艺研究培训、传统民居建筑展示功能为主要功能。功能分区划分为“一中心”(德化传统瓷窑体验区)、“两入口”“四片区”(梅岭窑片区、大垄口窑片区、内坂窑片区、传统民居与田园风光展示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15.05公顷。
2.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
永春苦寨坑原始瓷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海拔667米,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分布面积35000平方米。窑址坐西北向东南,考古发掘共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窑炉结构分层次建筑,下层窑炉废弃后又在下层尾部建一个新窑炉。窑炉内壁宽约1.24米,残长约3.84米,呈斜坡状。
出土原始瓷标本分为残片和窑具两类。生活用品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装饰上采用刻划、拍印、戳印、堆印、镂空等手法。经专家认定和碳十四测定,苦寨坑原始瓷年代为夏商时期,距今约37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瓷发源地。
3.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考古遗址公园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位于晋江市磁灶镇沟边村西的金交椅山,面积4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瓷器以青釉、黑釉瓷器为主,产品多外销。
2002年、2003年,文物部门对窑址进行发掘,发现4条长度不一的龙窑、作坊遗迹及多处堆积层。其中一条龙窑长达70米、宽2.5米,保存有窑口、火膛、窑壁、窑门、窑床,出土了数百件陶瓷器。
考古发掘后,晋江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对发掘揭露的遗迹加以保护、展示,建设保护棚、参观栈道、悬空观光梯,同时在窑址旁建设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对社会开放,推进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2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概况
1.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遗址位于鲤城区古榕巷56号院内,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
宋代朝廷于崇宁三年(1104年),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主要职责是掌外居宗室,同时置教授以教其行艺。靖康之变后,为躲避兵祸,几经迁徙,南外宗室349人于建炎三年(1129年)迁移到泉州,绍兴三年(1133年)南外宗正司司署正式移置泉州古榕巷中。景炎(1276—1278年)间,蒲寿庚叛宋降元,尽杀宋宗室,南外宗正司遂废。从元代起,原址多次改变用途,陆续改作清源驿、织染局、水陆寺等场所。
2019年以来,共发掘面积约3100平方米,发现了3个台基、一个建筑基础和一个水池遗迹迹象,台基上残存有建筑遗迹,推测水池或许为南外宗的天宝池。
2.安溪青阳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冶铁遗址位于安溪县,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面积1万余平方米,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铁场地,也是目前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炼遗址,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见证了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的发展。
遗址核心区,占地5000平方米,自2019年10月以来,已经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了三期考古发掘,包括冶铁遗址、余氏祖厝遗址和池塘及周边地区,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揭露出3处房址(包含锻造操作间、生活居址)、6处冶铁炉遗迹(包含冶炼炉、锻炉)、石墙、石台阶等人类遗迹。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冶炼遗物、钱币、铁器等。现已建设1座展示馆、2座保护棚,并配置步道、栈道、观景台等设施,配置管理团队,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和文物监测,并着力做好保护和展示工作。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