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德桓,男,1952年9月出生,籍贯洛江。197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现任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泉州市第三层次高级人才。曾任泉州市中医院院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内科分会委员、继续教育分会委员。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泉州市中医药科学学会联合会执行主席、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监事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4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医案集要》《中医养生与常见病健康指导》等专著3部,参与《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中国少数民族验方大全》《泉州民间偏方选编》《新编中国药膳学》和《新编泉州本草》等5部专著的编写。主持过省、市级多项中医重点科研工作,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5项。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18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同年被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福建省名中医”称号。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吴雨凡/文 木票/图
刘主任(指刘德桓)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提出了“化瘀浊、益肝肾”的学术思想,在中西医结合理论、临床、科研、新药研发等领域有许多建树。更可贵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刘德桓主任依然潜心岐黄,笔耕不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一书,并参与编写《泉州民间偏方选编》《中国民间实用验方大全》等多部专著。1983年我在泉州市中医院实习时与刘德桓主任相识,当时刘主任是我的带教老师,多年来交往甚多,我对刘主任的人品和学识十分钦佩。《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分为医路篇、医论篇、医案篇三个部分。该书是刘主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理论成果和临证精华,其中有许多是第一手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尤为难得。
——《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李序》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1.先生您1974年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当时为什么选择学医?在中医系,您的主要导师有哪几位?
刘:我1972年9月高中毕业后回老家务农,1974年被推荐上大学。我们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我的太祖父、祖父、父亲、叔父都是读书人,一家子都很重视读书。我父亲是小学教师,叔叔是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他们对中医学也多少有所了解和兴趣,家里藏书有不少是中医书,甚至有手抄的中医书。因此有机会上大学时,他们极力建议我选择医科。我有个表伯父是华侨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对中医情有独钟,更是力劝我报读中医专业。当时我对中医了解不多,就按家长的意见选择学中医了。
刚入学时,我被那些枯涩、深奥、抽象的中医理论如阴阳五行以及一大堆要背诵的医学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病机十九条》等,弄得晕头转向,有点后悔选择学中医了。但当时福建医科大学的老师们循循善诱,懂得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来教导,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校址当时位于现在的华侨大学校区内。我们宿舍后面是一座小山丘,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趁6点半早锻炼之前这段时间,拿着课本到后山背课文、歌诀;晚上吃完晚饭就拿起书包和同学到图书馆看书。
大学三年里,所有授课老师都是我的导师。但从中医角度来讲,对我影响最大的主要导师是肖熙、俞长荣、杨春波、周石卿、黄荣忠、陈齐光、赖义初、戴锦成、李植延、陈雨苍等福建中医名教授。今天我在医学道路上能走这么远,实在是要感恩这些老师们的辛勤教诲。
另外,在大学里遇到初中的同学王秀宝,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和同事。
2.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的医院、诊所其实并不多。毕业后,您是怎么就业的,顺利吗?
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的医院、诊所确实不多,很多医科毕业生,尤其是学中医的学生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单位。大学期间,我先后在泉州市人民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见习、实习,当时心里就一直期望毕业后能分配到这两家医院的其中一家。1978年毕业后,我顺利地分配到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真是天如人愿,感觉非常幸运。在人民医院工作时,有幸跟随张志豪、郭鹏琪、林金长、钟秀美等名医出门诊和查房。1983年又奉调至新成立的泉州市中医院工作至今。
3.泉州市中医院的前身是泉州市第一中医诊所。1983年,通过整合市人民医院中医药部分、市中医门诊部两方面的资源,才得以创建市中医院。您恰好也是在那年进入该院的,能请您谈一下当时市中医院初创之时的大致情况吗?
刘:准确地说,泉州市中医院是创建于198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由留章杰、傅铮辉、林扶东等7名中医成立的泉州市第一中医联合诊所,以及同年9月张志豪、朱希亨、蔡友敬等联合之前的7位中医共同组建的泉州市联合中医院。1958年泉州市联合中医院、泉州市市民门诊部、泉州市永惠妇孺医院合并成立了泉州市人民医院。
1983年8月15日,由市人民医院中医药部分和市中医门诊部(旧称泉州市工人医院)两方面的资源整合成立了泉州市中医院,蔡友敬为首任院长。建院时编制人员17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6人。这批卫生技术人员中有119人来自市人民医院的中医药人员,我是其中一员。
泉州市中医院初创之时,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医院选址温陵南路,原规划用地45亩,先期征地17.5亩(后来用地面积未再扩大)。当年的温陵路还很荒凉,风沙很大,一下班诊室到处是土沙。医院建有四层门诊楼,设置内科、外科(附蛇伤科)、妇科、针灸科、痔疮科、儿科门诊等6个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3个医技科室和中西药房等其他辅助科室。最初只有100张病床,远远不够用,到1983年底实际开放病床200张。全院医疗设备只有一台X光机、几台心电图机,检验科只能做三大常规。好在市人民医院作为我们中医院的坚实“后盾”,在那些年里给予了不少急诊、生化检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碰到重病病人,人民医院还会派出主任医师来会诊、指导。当时一到值夜班,我们在中医院大多整夜不敢休息,尽心尽力地照料病患。虽然工作条件不如之前在市人民医院,但我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毕竟中医人有了自己的家。
市中医院的发展很快,转眼到了2010年,泉州市政府投资6亿元建设位于鲤城区江南街道笋江路388号的中医院新院区,医院占地173亩,2015年8月医院整体搬入新院址。医院医疗仪器齐全,设备先进,名医荟萃。回首当年,令人感慨,如果没有当时的艰难起步,又怎会有今天的辉煌。
4.在中医领域,很多医生学有师承。您在医术上有没有什么师承之说?
刘:回首从医44年来的风雨人生路,除了之前提到的福建医科大学多位名师的教诲外,还得到沈绍功、范德荣、杨春波、蔡友敬、张志豪、郭鹏琪等名医的悉心指导。这些名医中,张志豪老师和郭鹏琪主任在我从医路上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说,我虽然毕业于院校,但在医术上也是有师承的。
我毕业后在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当时的科主任是郭鹏琪主任。上世纪80年代初,郭鹏琪主任率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众所周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医疗条件差,中风的死亡率非常高,郭主任潜心研究这块领域,可以说是给患者带来福音。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掌握了中风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和基本用药。
还在学生时代,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前往医院见习,随张志豪老师看门诊。张老师有个特点,就是记忆力超群,比如遇上伤寒病患,症状是医书上描述的哪一条,他可以当场脱口而出,给病患详细解释病因、病理等,赢得病患的信赖。我在一旁边听边记,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医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泉州市人民医院工作,其间又跟随张志豪老师门诊和查房、听先生讲课。实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成为张志豪老师的记名学生。张志豪老师在7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较成熟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即“五脏并治、特重脾肾、和调阴阳、护阳为要、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我近年总结出运用“化瘀浊益肝肾”思想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就是秉承于张老的学术思想的。张老的用药风格就是“少而精准”,他开的药很少超过九味的,几乎都不开“大方子”。现在我用药也是学张老,尽量避免开“大方子”,每张处方大多是八九味药,很少超过12味。张老的教诲对我意义重大,说张老是我从医路上的“一盏明灯”,这是毫不为过的。
张志豪老师当年是《泉州中医药》编辑部副主任和《仲景学刊》编委。编辑部成员每周多会安排审稿会讨论对稿件的处理意见。因为我当时的宿舍刚好在编辑部隔壁,所以张老经常要我帮忙编辑部做些来稿登记或抄写一些改动后的稿件等工作。虽然忙一点,但我学了很多东西,诸如可以旁听和观摩编辑们是如何审稿、如何评价稿件质量和如何修改稿件等。张老师有空时还会结合某些稿件给我讲述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及技巧,鼓励我将平时读医籍的心悟、跟师的心得和临床经验体会整理成文章。我试着写了几篇,张老从写作方法、内容、结构和标点符号一字一句地帮我修改,所以我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有几篇习作在《泉州中医药》《仲景学刊》和《福建中医药》上正式发表,之后先后发表了70余篇论文和几本专著,多得益于当年张志豪老师的指教。
(下转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