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十七版)5.对于刚迈入医院大门的年轻医者来说,可能要面对患者的不信任和冷漠,当初您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刘:刚毕业的医者,不管是出门诊或查病房,遭遇患者的冷漠或不信任对待,这是十分常见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患者会担心你的阅历不够、经验不足等。遇上这种情况,当时的我虽然也曾苦恼,但并没有灰心泄气,而是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一是耐心、友善地对待病人,博取病人的好感;二是真诚地告诉病人自己对这个病的认识和治疗该病的把握性,让病人选择是否继续让我诊治;三是用患者和家属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向他们讲清楚该病的病情发展、预后及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四是主动争着为患者诊治,对危重患者,常不眠不歇待在病床前,观察病情;五是虚心向高年资和上级医师请教,常邀请他们和自己一起进行诊疗活动;六是更加努力钻研技术,及时更新知识,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进修,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多年求索,多年艰辛,我的医术精进了,也慢慢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记得1989年,安溪一位80多岁的吴姓患者,患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急性左心衰竭,求治于某医院,被告知不治,嘱之速回家“顺其自然”。其家属抱着求生的一线希望来到我们医院,我接诊后和科室同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尽力抢救,终于使患者化险为夷。治愈出院后,该患者逢人便讲“这条命是刘医生给的”,介绍了好几位病患来找我看病。这也让我攒下了一定的口碑。所以说,取得病人的信任是很重要的。
1990年6月,我在省立医院进修,医院一个电话,把我从福州追回泉州,原来有一台湾同胞,因中风偏瘫,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加拿大诸多大医院治疗无效,特地慕名到泉州市中医院求治。我和同事们运用中医中药为其诊治,半个月后,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而出院。之后,这位台湾同胞又先后介绍了多位同类患者来求治,均获满意疗效。
6.高血压病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病了,其治疗方案也是民众十分关心的话题。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化瘀浊益肝肾”思想,创制“瘀浊清颗粒”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能否简单解释一下“化瘀浊益肝肾”为何会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产生效果?
刘: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个病有个可怕之处就是患者常会忽视它,没能及时就医治疗,最后诱发中风、冠心病等更严重的疾病。高血压病目前依然存在“知晓率不高、治疗率不高、治愈率不高”的情况。高血压病患需要长期吃药,这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中老年患者正处于肝肾逐渐亏虚的阶段,而此时性腺机能也开始衰退,因此高血压病发生的核心病机是肝肾不足、痰瘀阻络,也就是多以正虚为主、兼夹痰瘀。常见头晕、头痛、失眠、性功能下降,甚至中风等症状;而服用西药降压可能伴有心悸、性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我采用“化瘀浊益肝肾”治疗高血压病,对处于一期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其处方用药侧重于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主观感觉、自觉症状、心理状态等,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状态、心理状态,甚至性功能等方面的状况。从我们中医的理论上来讲,这种疗法是“增效减毒”,是可以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的。
7.您1992年就曾荣获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科技优秀奖。“中医科技”这几个字非常醒目,中医如何与现代科技并行发展,对于这个事情您怎么看?
刘: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我对中医如何与现代科技并行发展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1992年获得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科技优秀奖是个良好的开端。这些年,我承担或参与了多个省级、市级中医临床科研项目,15个项目获得了科技奖;还有2篇论文先后获得福建省青年中医论文大奖赛和福建省中医论文比赛一等奖,并由此研制了“瘀浊清颗粒”“健脑合剂”“中风康复丸”“中风再造丸”等药在临床上使用。
记得在医科大学学习时,我们老师就曾教导说:“作为一名好医生,除了会看病,还要会教学和科研。”其实说白了就是临床和科研要两手抓。张志豪老师就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中医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传统中医药中蕴含着丰富的医疗经验,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中医人要持续坚持中医思维,以科学技术助推,这样才能让中医药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得更加长远。
中医药从诞生至今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这几十年当中,中医药不但逐渐复兴,还逐渐走向了国际,如今中医药学已经成为被国际认可的医疗体系,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未来中医药现代化是必经之路,也是中医药正在走的道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来推进中医药发展,科学地认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很重要。
8.您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这期间经历的重要事件应该非常多,有没有哪些让您难忘的人或事?
刘:44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酸甜苦辣都有过。其间我经历的重要事件很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人还是早年的那批老中医,如蔡友敬、张志豪、骆安邦、吴光烈、钟秀美等人。他们术精德高,一生服务病患,初心如磐。除了临床治疗外,他们还切实做好“传、帮、带”,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当时泉州中医界还有“三老之说”,即指骆安邦、吴光烈、蔡友敬,他们是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是值得钦佩的老中医。泉州中医药今天能发展到这个地步,跟这些老中医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在这批老中医很多已经走了,但他们身后留下的宝贵财富,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泉州中医药事业发展太快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势头很猛。泉州市中医院的发展也很迅速,目前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从业人员从建院之初的200多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200多人。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诊疗技术、仪器设备和医院环境均达到新的高度。这样的发展让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的,200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医药条例,对促进、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振兴发展确实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近年来,泉州中医在抗击SARS、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尤其是新冠肺炎流行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中医药防疫工作,我和其他中医专家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指导,结合泉州气候、地域、居民饮食习惯等实际情况,拟定了泉州版的新冠肺炎的预防方和治疗方案。全面参与新冠肺炎的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疫情救治能力,减少危重症病例,增强市民防护意识,为打赢抗疫战贡献了中医药力量。为此,2021年11月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福建省抗疫先进个人”。
9.中医药领域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民间秘方、偏方,您是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七届监事长,泉州中医药学会在对民间优秀秘方、偏方的甄别、收录、保护方面做了哪些贡献,能请您介绍一下吗?
刘:中医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许多偏方、秘方,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但大部分民间偏方流传渠道往往单调而秘密,不少传统的神奇药方濒临失传。
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泉州卫生局曾收集整理了一小部分的偏方、秘方,但总量少,而且没有获得广泛的流传。2008年,时任泉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小青(她是中医出身且担任过泉州市卫生局局长)发挥领导组织优势,把征集民间偏方作为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决定出版《泉州民间偏方选编》一书。历经两年的努力,完成了征集、撷选、编辑等组织工作,于2011年3月正式出版了《泉州民间偏方选编》。当时我是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工作。通过中医药学会这个渠道向会员、中医药人员广泛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偏方,共收集到各类方剂3500多方。之后组织市中医界名老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初步筛选出安全、实用、有效、经济实惠,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助于读者及相关患者掌握的民间秘方、偏方2500余个。之后,把中医药学会专家初筛的方子送交《泉州民间偏方选编》编委员;又经编委会组织的专家多轮论证,最终采用2300余个方子。这本书的问世证明了“中医高手在民间”,可能还有不少有用的中医偏方、秘方,尚待发现。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再发掘、再发现。
10. 2018年您被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福建省名中医”,同年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计委分别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福建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请谈谈这样的工作室对于名医传承有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刘: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中医药传承强调实践,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中医传承在以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家传,二是师承,三是私淑。前面两种比较好理解,第三种是指崇拜某医生,通过熟读其医学专著来研究、学习他的医术。但在当下,大部分传承则是以院校科班教育为主要模式。这个模式有它的特点和好处,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说行医较规范,能按书本上的标准化流程来操作。但是院校科班教育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实践经验较少,临床能力相对较弱。我们知道,每位老中医一般都有自己的学术思想、用药方法、用药经验,每个中医流派也都有不同的核心学术思想和用药方法,这些东西是很难在院校教学过程中学到的。
国家医药管理局总结1949年以来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经验,形成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制度,使“名老中医师承带徒”成为建设名医工程的重要模式。各省市开展的省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工作,包括名老中医工作室或研究室,也是师承带徒的延伸。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项目专家,通过数年的建设,我深刻体会到传承工作室对于名医传承是有很多实质性的东西。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名中医工作室的建立,就是要以名老中医为核心,以临床跟师侍诊为主要形式,依托导师学术思想开展临床诊疗和科研活动,力求从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医案医话、成才轨迹、师承授受等多个角度继承、发展导师的学术思想。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有很具体的实施细则,如要求导师须发表多篇论文,以及出版2—3本专著;学生要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要有科研课题,要整理导师的病案和临症心得。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要有审阅批语等。这些就决定了导师与学生要真抓“实学、实做”。工作室以传承中医学术经验为核心,将学院教育与师承培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传承、共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科发展,体现了中医学术继承(包括流派产生)的规律。这几年,14名工作室成员全部都成为医院或科室的主要业务骨干,他们不论是理论素养或是临床经验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可以说,名中医工作室的建立对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中医药代代相传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验收合格名单,我的工作室顺利通过验收。
11.虽然您已年过七旬,但一直没有停止耕耘的步伐。听闻最近您主编的《泉州市中医药志》一书即将出版,为泉州市的中医药立“志”,这是大事。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书修纂的起因、内容以及进展吗?
刘:泉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泉州中医中药为泉州人民的繁衍生息贡献巨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泉州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涌现出一大批名医、名药。过去泉州市从未单独编纂过中医中药方面的志书。改革开放后,当时的泉州市科委和泉州市卫生局编撰的《泉州市科学技术志》和《泉州市卫生志》虽有专门章节论述泉州中医药的发展史,但史料记载大多比较分散零碎,且受篇幅限制,未能全面地体现泉州中医中药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因此,编撰一部较完整反应泉州市中医药发展历程的志书是有必要的,也很有意义。
我从1993年起担任泉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至2017年担任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2017年12月改任第七届理事会监事长,同时还兼任全国、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多个专业分会的职务,所以对泉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比较了解,手头掌握的资料也相对较多。所以很早之前我就有了编写泉州市中医发展史的念头。
2018年,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组织编撰闽西、闽南、闽东中医药史,指定由泉州市牵头编撰《闽南中医药史》。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泉州市中医药学会负责编写,并于2019年6月成立了《闽南中医药史编写组》,指定由泉州市中医院院长、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长孙伟芬和我任组长。编写组几次开会决定,先编写《泉州市中医药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编写《闽南中医药史》,征得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意后开始着手编写。
泉州中医药的活动事件纵跨唐宋时期至21世纪20年代末期,长达1300余年,编写小组全面查阅有关科技档案、资料,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反复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由编辑室统稿、撰写初稿约75万字,打印发给有关单位审阅修订,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经过近3年的反复修订,总纂成书,得稿约50万字。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和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名中医李灿东教授为本书作序。目前该书即将正式出版。
《泉州市中医药志》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部较全面记述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的专业志,翔实记载了1300余年来泉州中医药的活动事件。彰先贤之功德,颂今世之伟业,现历史之足迹,存史资政,为揭示中医药事业兴衰起落的因果关系,探索中医药的发展规律,为完善人民健康保障体系提供了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的重要历史资料。
12.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健康”尤其值得关注。不少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问题,结合多年工作心得,您能否给他们一些建议呢?
刘: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问题,大部分多是心理健康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给老年朋友如下七点建议:1.要认识衰老是自然规律,学会自我调节,积极应对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2.退休后的老年人一般会发生较大的社会角色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进入新角色,逐步淡化不良的心理状态。3.保持良好睡眠。4.适度运动,可使老年人获得最佳心理状态和喜悦、舒畅、满足的好情绪,达到身心的健康。5.积极治疗基础病。老年人有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要及时就医。6.定期体检。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积极参与由社区和医院等组织的普查,早发现、早干预慢性疾病,降低疾病风险。7.老年人要学会多与邻里、朋友交往,避免陷入孤独、苦闷的状态。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要吃得既营养又健康。